好恶移人信有力,宫姬尚取昆崙织。刚姿未必广平爱,皓首谁怜赵岐息。
夷车衡茝荪芷荃,富矣离骚誇博识。灵均颂橘不及梅,内白孰为有精色。
夫何卞玉楚见弃,素荣无乃珷玞石。
梅古贤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氏以墨胎端自污,请效公输为削墨。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故人南郡去,高隐近隆中。雅志希前哲,深惭接下风。
疏狂聊自适,衰懒欲谁同。且莫鲸吞惯,床头酒易空。
我来几度叩禅扉,击竹拈花老衲衣。执著两边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归。
略圈圆相形容似,才点些儿面目肥。不信道州先说破,劳劳此地觅皈依。
绿柳梳风,红莲坠粉,泛秋同上游船。曾几何时,西风暗换流年。
销金多少繁华梦,倚斜阳、脉脉偷怜。感苍茫、菱叶萍花,摇荡湖烟。
南朝宫殿无寻处,但愁凝松柏,梦阻山川。燕燕莺莺,而今知在谁边。
笙歌枨触天涯恨,对金樽、赢得无眠。更禁它、冷雨冬青,啼苦春鹃。
湖水连江绿,扁舟载梦归。病消杯在手,寒尽树更衣。
樵牧各余契,弟昆惟汝违。松花开落处,应有彩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