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
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腰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
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
宁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
身没心不徵,勇气加四方。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
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
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入门携酒铛,慰余羁旅情。旧事殷勤说,新诗刻苦成。
雨馀秋转丽,霜后水初清。尽日饶佳趣,休辞醉月明。
虎门深锁五羊城,摩垒何时靡禦旌。西旅不开獒贡驿,南蛮空置象林兵。
百年蜂虿甘遗毒,四海鲸鲵苦未清。谁塞夷庚堙海运,令人长忆李西平。
云母空窗晓烟薄,池边雨过飘帷幕。
日长风暖柳青青,银钱千条度虚阁。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
曾寄锦书无限意,箧香消尽别时衣。午睡醒来愁未醒,烦襟乍触冰台冷。
白莲池畔送清香,楼角渐移当路影。
临风兴叹落花频,又喜幽亭蕙草新。
永日迢迢无一事,双双斗雀动阶尘。水映轻苔犹隐绿,夜窗飒飒摇寒竹。
井边疏影落高梧,鸟啄风筝碎珠玉。觉来红树背银屏,露湿丛兰月满庭。
扃闭朱门人不到,轻罗小扇扑流萤。
城上暮云凝鼓角,狐裘不暖锦衾薄。楼寒院冷接平明,檐外霜花染罗幕。
烟生密竹早归鸦,向镜轻匀衬脸霞。
迟日未能消野雪,故穿庭树作飞花。
古重宾筵典。达尊三、一身咸备,始膺兹选。阿大中郎邦族望,久矣心钦上宪。
并举处、辞胡能免。宠锡恩纶加命服,大宾兄、介弟行无舛。
真盛事,众争羡。
荣分巾帼双眉展。绣帘边、两番观礼,就家开宴。席位依图酬酢敬,玉饭金羹同献。
洵秩秩、威仪不乱。却念先人如健在,我门当、分鼎邀天眷。
看给额,一乡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