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饶州磁缸莹不瑕,将乐块石霜?砑。无烦世尊诵贝叶,何必玉女揽莲花。
左安雪山右冰井,凉思习习穿帷纱。殷红冽齿房陵李,沈绿沁腑青门瓜。
中间别有清凉宅,在君四大君不识。赤脚高凌一万层,辘轳直下三千尺。
中池之外无它润,太古以还唯一色。长安炙手殊可怜,骄日欲夺天公权。
须臾火尽灰欲冷,惟有寸心犹自燃。与君共饱冰雪意,高枕鼓跌庄生眠。
凭君寄语旧同参,密约难忘楚讱庵。曾否入山烦指点,意中人在白鹅潭。
平生忤俗苦无朋,心事萧然有发僧。作吏祇师三尺法,读书肯负十年灯。
空持璞玉嗟谁赏,误落樊笼去未能。梦忆金华三月暮,踏云穿雨上崚嶒。
秘书陶君清且贤,家住越南山水边。为言魏氏楼居好,邀我共赋山楼篇。
忆我在山时,长与山相见。自从入城府,少见青山面。
我虽未曾游上虞,闻君诵诗心已娱。龙山蜿蜒走西北,下赴平陆开澄湖。
湖天滟滟涵秋练,菱叶荷花两青茜。千章霞绮动晴波,百叠云屏落秋巘。
东南诸峰何宛然,惟有夏盖亭亭高插天。寒光交射明月见,秀色飞入春风筵。
他年载酒湖边去,却访青山起楼处。楼前好鸟自啼春,源上繁桃定迷路。
此时共酌陶秘书,酣饮不下山楼居。手招黄鹤凌紫虚,更问伯阳符契今何如。
江山万里眼,一亭略约之。黄华未死在,看出画中诗。
又浮生、平头六十,登楼怅望荆楚。出山小草成何事,闲却竹烟松雨。
空自许。早摇落江潭,一似琅琅树。苍苍天路。谩伏枥心长,衔图志短,岁晏欲谁与。
梅花赋。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英雄掺与君侯耳,过眼群儿谁数。
霜鬓缕。祗梦听、枝头翡翠催归去。清觞飞羽。且细酌盱泉,酣歌郢雪,风致美无度。
镜槛书囊,算千里、来依下走。奈消得、茶烟禅榻,鬓丝非旧。
瞥电光阴吹野马,浮云世事成苍狗。甚百年、聚散水中沤,无何有。
春渐上,澹黄柳。尘漠漠,征帆皱。又草生南浦,伤离时候。
二月轻阴閒似梦,一湖新渌浓于酒。载归艎、乳燕共桃根,琅邪叟。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触乎昆崙,踔乎龙门。
震掉奔腾,入乎无垠。惟皇圣明,百神效灵。汤汤蒲津,河流载清。
始视其流,混漾弗定。若矿在镕,五彩辉映。厥既清矣,静影浮空。
荣光上烛,煜乎溶溶。若挹而注,若涵而蓄。元气默融,太和潜漉。
纤滓弗滞,渊乎若澄。千峰倒浸,湛乎若凝。蒲津之堧,几数万里。
乌翔而回,鱼骇而逝。属时载旸,楫而咏之。祥飙庆云,荡潏无涯。
观者如堵,闻于京师。京师髦倪,鼓舞孩嬉。列章帝庭,帝弗矜异。
曰匪在兹,益惟寅畏。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我皇继统,旧章是则。
河之清矣,如轨合辙。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皇之弘化,功迈三五。
如彼河流,行地东注。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
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
石骨攫土土花碧,溜天飞涛泻百尺。五泄辊趋壑底雷,谷应山鸣崩礐石。
芒鞋滑印苔藓斑,冰花著衣珠跳额。轻身飞越万湫龙,直从泉顶探泉脉。
泉顶大陂列环堵,一半颓云压山脊。中通㟟?里余平,两傍待建百人宅。
水归于此百窍并,{氵众}流破肋走騞砉。放下玉帘不上钩,怪石守之纷列戟。
人传帘内竹林通,悟入空门径可迹。瞿昙选佛兼爱身,未肯形骸等闲掷。
瀑泉之上作道场,傍水依岩创规格。无端泉寺两茫茫,兴废乱麻难考覈。
青山白尽老僧头,帘下无人试双屐。空将演说导因缘,一梦精诚动魂魄。
我生蚤以筏喻参,舍法何心究梵册。石头高枕看泉飞,松风谡谡吹茵席。
曹氏开先。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
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
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
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任罗贮。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