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不饮

患目未全明,医教谢曲生。
暂从彭泽止,恐学左丘盲。
壁下兰尊掩,林间药臼鸣。
坐听连日雨,何物慰闲情。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能销造化几多力,
不受阳和一点恩。生处岂容造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秋意日萧索,郊园霜露余。
出游无山水,聊复守吾庐。
巷辙久已断,山瓢仍屡虚。
非甘寂寞者,谁乐此闲居。

旧业成暌远,亲朋久失群。百年生长地,一片往来云。

独立空流水,长吟但落曛。结茅何日定,西陇事耕耘。

归装出西湖,间道向黄鹤。屡愆桐坞期,偶遂龙居诺。

轻舟凌晨风,遥山满晴郭。丹林尚可数,寒条纷无托。

披松指微径,听水扪闇壑。新构争远势,平台揽摇落。

霜馀山容浅,天清海气薄。暂歇尘劳心,始知寂灭乐。

树梢红润水波明,新鸟啼多百啭声。从此小园增物色,杖藜日日看春生。

贤相初陪跸,灵山本降神。作京雄近县,开阁宠平津。
地胜林亭好,时清宴赏频。百泉萦草木,万井布郊畛。
德与春和盛,功将造化邻。还嗤渭滨叟,岁晚独垂纶。

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溟濛小雨来无际,云与青山淡不分。

素业承家学有师,江湖声誉旧闻知。风生客座谈天处,云满山衣相地时。

已向支干搜隐秘,更於龙虎探幽奇。何当示我青囊术,为尔凭轩一赋诗。

昔献明经策,因知侍御贤。陈蕃能解榻,文举乃忘年。

花柳春城外,湖山玉节前。观风应有作,莫惜野人传。

郁郁涧底松,不受霜雪欺。懔懔七尺躯,岂为儿欺移。

家有万卷书,寒暑不辍披。揣磨得精意,里闾推经师。

久事忽厌弃,雕虫非吾为。

卷石之中有道存,岩岩气象峻于天。
巍乎近取舜为法,早尔如群孔在前。
跨六鳌头观戴极,出群龙首要承乾。
圣门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疏花鼎立睨霜风,二季居然侍一翁。
生愿素丝无点汙,黑衣人自作三公。

大野自为泽,济流安得通。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

揭帆入洪澜,尽此一日风。青山若浮髻,隐见云烟中。

不知何乡聚,欲辨已冥蒙。兹惟开辟来,岂固疏凿功。

捐小以成大,地利乃丰崇。至今徐兖郊,桑麻岁芃芃。

贿迁擅工贾,组丽连仆僮。矧时漕事兴,舟航密如蓬。

宝藏在山海,其益无终穷。一令民生遂,坐致国本充。

非吾黄帽郎,孰讯白凫翁。

昴毕西横夜犹暗,官船催夫牵锦缆。石尤风高霜满河,欲行未行徒蹉跎。

天明前村鸡下树,五里六里已为多。橐中糇粮早已尽,前途尚远饥如何。

生来不合水边住,负儋欲问山中路。山家奉令猎黄罴,正是昨宵牵缆时。

月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夜竹深茅宇,秋庭冷石床。
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虚弃如吾者,逢君益自伤。
淼淼澄清波面,依依紫翠山光。危栏徙倚对斜翠。山影波流荡漾。
世事一番醒醉,人生几度炎凉。高情收拾付觥觞。何止羲皇人上。

愧无直节报朝廷,富贵端能一羽轻。若比公孙终作相,宁堪汲黯止为卿。

吾曹学古当然事,俗眼看人只自惊。赖有同年曲江客,每回相过语平生。

冷浸溪藤松下月,密缄远寄袁安雪。
忍蹴茸茸一径毡,依约江行晓时节。

暝烟轻染横塘树,微写出、江南路。断岸危桥疑可度。

桃花溪涧,葭芦浦溆,总隔濛濛雾。

剡藤半幅无多处,意外山川深几许。乡思年年朝复暮。

青帘沽酒,画船听雨,何日成归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