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不饮

患目未全明,医教谢曲生。
暂从彭泽止,恐学左丘盲。
壁下兰尊掩,林间药臼鸣。
坐听连日雨,何物慰闲情。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夷山孝子思亲处,正是江南亲望时。碧岫万重连海徼,白云千里落天涯。

慈闱久别宁无梦,客舍纾情只有诗。远道绝音心更苦,年来触目总成悲。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寸心炯炯水朝东,云绕通明一朵红。螭籀荐祥天眷顾,鸡竿衔赦日冲融。

遥知万国趋尧彩,可使前旒隔舜瞳。京阙陵园须汛扫,圣心原不慕边功。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皇情念手足,大器期晚成。时哉不可后,挥袂轻沧溟。

英姿自飒爽,猛志宜专精。接人谦而尊,奉己俭乃宏。

晏然处众中,孰能指以惊。譬彼五岳重,无令见真形。

世变在旦暮,天道犹难明。莫兹君父忧,归来佐中兴。

凿山不枯,斲石不死。路铦如刀,但苦人趾。脉络破碎,元精独完。

灵蛟所宅,风雷郁盘。玉树万寻,明月一握。碧海为垠,青天之角。

罢酒已半夜,重来慰幽花。可惜遭风雨,太半成泥沙。

移坐环其丛,含香嚼其华。五人摘满手,归来千万葩。

润色瑳,癯身楕。
飞石尘,供药裹。
以小代大无不可,汝虽眇乎是磊砢。
摩顶至踵辅衰无,彼方归卧留莫果。
魁梧之才用则左,{左口右画}然长叹口侈哆。

明月入高楼,流光何辗转。佳人一寸心,千里如素练。

浮光玉露起,华渚浮云散。光辉长若斯,君心不相见。

十里云霞锁洞天,灵踪千古尚依然。老君池水深春雨,黄帝松阴暗晓烟。

盘谷断碑芳草外,玉川茅屋野花前。别来胜景应如昨,归去繁霜惧满颠。

峥嵘庐山高,下看三江水。
青天瀑布飞,白日看烟起。
人家闲崦口,石道乔松底。
似窥仙刹丽,翠影乱螭尾。
亭亭两金闾,妙拥青云里。
薝言古堂侧,绛幔垂鸟几。
煌煌重瞳君,玉带横文绮。
名为天下笑,身击降生邸。
辛苦万厄功,一戏直童子。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父举孝廉,仪型南国。先慈割股,善为内则。

八兄二弟,甲科连捷。犹子繁衍,勤书晨夕。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稍读经史,志古闺英。十五而笄,清河于归。

十五遵教,姑嫜是随。操持佐馈,夙夜无违。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囊为盗赍,牛衣相泣。良人砥志,下帷屏迹。

瑶章珠赋,声动都邑。戊子之秋,幸宴《鹿鸣》。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继美释之,张先后称。丁酉维夏,泛舟来都。

相敬未暖,旅魂乍苏。忽令分闱,校检群儒。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上严功令,下畏多士。勤慎勿懈,月馀竣事。

岂知同寀,贪心败类。庸违象恭,实怀狂悖。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五毒倍至,百喙莫雪。事若风影,罪不例律。

严行示惩,西市引决。祸起党同,古今一辙。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七人同尽,遑辩真虚。家产寥寥,鸡犬尽没。

桑榆老亲,亦旦暮活。相逐边塞,念此神夺。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拔幽报存,叩金经力。嗟乎薄命,家乡万里。

身独羁囚,饥寒泣涕。南望白云,泪零待徙。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虚实按情,轻重有故。雷霆振声,顷刻雨露。

同罪诸臣,悉蒙恩宥。嗟我所天,先受刑苦。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用法有律,手足仍措。皇皇百执,矫矫直臣。

一夫不获,亦疾于心。有此沈冤,充耳不闻。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老亲梵独,周文所悯。茫茫寒北,坎坎艰屯。

行同飘蓬,到亦颠殒。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高阁登临快晚晴,好风吹送葛衣轻。
云中古寺疏钟动,树里斜阳远岫明。
被岸软沙眠乳犊,蘸波垂柳啭流莺。
归途缓踏溪桥月,何处渔舟短笛横。

衡阳岣碑不可扪,岐阳石鼓科臼翻。侯冈控飞籀史化,上蔡真刻焚余瘢。

吾闽荒远迹愈鲜,按图十一犹疑悭。神工鬼斧凿不到,搜奇往往嘲岩峦。

山灵奋激海若怒,风雨倒卷蛟螭蟠。夜深锁纽向绝壁,伶俜百怪走且颠。

谁其尸者唐李监,长剑快戟森乌贲。三才万汇睨倏忽,挥斥流宕穷倪端。

宝鼎跃水有神助,古溜过石无新痕。坐令光价耀寰宇,仰揖汉碣睎秦砖。

世间精诣岂逸致,当年篆室窥真源。以丰同丰中郎惑,将束作宋丞相惛。

苦心订讹告采访,想见雪泣忘眼飧。千秋万岁自有故,造化亦乐当镌刓。

我来茧足奈屡失,乍见画肚愁难援。围尺深寸语易晓,匪夸趩?兼寴?。

香台销歇般若寂,壮观孰识华岩巅。纷纷耳食称四绝,那得精鉴祛烦冤。

掎裳联襼?不语,牧童愕眙山鸟喧。呼觞历历记跟肘,走笔欲补欧阳篇。

待月凝云关,垂竿钓雪滩。
虚窗摇冷翠,杰阁耸高寒。
笼养千龄鹤,炉烧九转丹。
不须论许一,心目自清安。

别来事事可名家,独我空添两鬓华。天际有山归未得,远峰休著淡云遮。

一岛如蓬江面浮,行人遥指是湖舟。
寂无樯橹舣沙岸,宁怕风涛不测忧。

北斗错落南斗横,出门骑马鸡初鸣。残月倒衔太行尾,朔风忽作胡笳声。

我行西出井陉口,气酣拔剑凌幽并。东方半明犹未明,仰见废垒高峥嵘。

英雄成败讵足论,韩信去后休谈兵。上倚巉岩下深泽,背水之战非上策。

左车奇计果见用,十万雄师竟谁惜。古今形势未必同,俯仰沧桑已陈迹。

攒青叠翠一千尺,山鸟山花送行客。黄云黯黯寒压关,涧道阴阴水激石。

水溅溅,石齿齿,颇牧何人思将士?挂刀夜起行朔方,功成竭帝明光里。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