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至枫桥

故人当日送登畿,此地停舟醉落晖。
惭愧临河旧攀柳,尚留青眼看人归。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肤愉吴都姝,眷恋便殿宴。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地。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每将香剂学江梅,及嗅梅花始觉非。月夜故园浮动处,攀条嚼蕊几时归。

春院深深莺语。花犯一帘烟雨。禁火已销魂。更黄昏。
衾暖麝灯落灺。雨过重门深夜。枕上百般猜。未归来。

蜂喧蝶闹奈春何,拂面风香过绮罗。此意少年应未会,第三桥畔落花多。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乱世团圆骨肉难,弟兄离别正心酸。奉亲且作渔樵隐,到处名山可挂单。

登高还有壮心无,诗酒阑珊兴亦孤。付与閒人话《心史》,却收馀论作《潜夫》。

琅玕戛翠敲寒玉。参差弄影回廊曲。月色净无尘。花含一半春。

轻烟弄嫩柳。梅落疏风候。横碧挂星稀。闲云寂不飞。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罗君画松奇且雄,两株屹立青天中。已愁白昼结寒雨,更觉素壁吹长风。

横梢屈铁苍皮健,恍惚垂云青一片。若非巫峡道中逢,定向华山峰顶见。

深林无人日色昏,萧瑟似有孤啼猿。苍根下走岩石裂,清响暝与溪流喧。

古来志士沦野草,每见良材叹枯槁。何如此树保天真,千岁高堂奉君老。

日落烟水暝,秋声浦树多。船头闻犬吠,知己近开河。

张家林亭杉叶遮,李公桥外柳丝斜。不知九派东湖水,流出春城几处花。

荻岸通舟沟样窄。避大江、横天风色。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

便作芦中人也得。愿毕生、钓鱼而食。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

春色融怡画不如,落花狼籍晓风余。
流莺为尔难忘酒,迟日教侬又废书。
芳草芊芊行欲遍,垂杨嫋嫋折来疏,
到头别卜连园地,悔学齐婴近市居。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看尘下才熟,
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僧多六十作閒人,君正勤劳在六旬。心等虚空无彼我,病除四大益精神。

可知难处真如幻,莫作歧看冤亦亲。吾道埋头风雪下,不须飏颂落声尘。

入院数日来,人事闹烘烘。
两脚走如烟,眼不见鼻孔。
南枝开处觅春光,摘得冰葩密瓮藏。
留煮牛汤消暑渴,吟骚才颊有浮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