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瓠

轮囷卧霜露,秋晓摘初归。自笑诗人骨,何由似尔肥。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春莺欲满枝,荷橐從游时。
旭日生华盖,灵风入羽旗。
酒含雕玉浅,香度博山迟。
共识天颜近,都忘尺漏移。

闻道泉人截?留,翰林从此去吾州。村中父老相持泣,但祝今侯似故侯。

醉中忘万物,一视渊与山。坠车神不惊,庄周非寓言。

是乡岂华胥,逸乐不记年。谁能造其域,勿为薄俗传。

牣鹿纷纭梦,亡羊散乱心。
眵昏遮眼读,愁苦捻髭吟。
幸觉行迷远,其如卧病深。
通身都放下,何用觅砭针?
当时不是不穷奢,民乐升平少叹嗟。
姚宋未亡妃子在,尘埃那得到中华。

中原有旧族,迁徒名客人。过江入八闽,展转来海滨。

俭啬唐魏风,盖犹三代民。就中妇女劳,尤见风俗纯。

鸡鸣起汲水,日落犹负薪。盛妆始脂粉,常饰惟綦巾。

汝我张黄家,颇亦家不贫。上溯及太母,劬劳无不亲。

客民例操作,女子多苦辛。送汝转念汝,恨不男儿身。

参藩江右寄旬宣,一道清风万口传。底事谗言能乱国,又将书剑下西川。

由来姜桂性,惟老辣乃生。茯苓结松下,待汝千年成。

系人亦如是,谁不求长生?阅历岁时久,金石开其诚。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江浦雪消杨柳春,槛下新水碧粼粼。
嫁得东风最轻薄,吹荡柔条拂著人。

出手长虹走太阿,十年英锐渐消磨。徘徊西掖吟红药,转侧南宫佩紫荷。

阅历行知青眼少,公卿坐看黑头多。畏寒亦拟分馀暖,冰老成晶不受呵。

城峻先迎月,帘疎不隔风。
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
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
登临故待晚,雨外夕阳红。

柳陌菱塘路欲迷,荷花荷叶与人齐。舟横野岸偎芳草,水拥寒沙上废堤。

野渡莺疏,官亭柳密,春归犹未还家。碧窗灯暗,半阁冷纹纱。

游倦菱塘人少,正画楼、愁满天涯。云横断,乡园信杳,江树日初斜。

麦秋风雨夜,客厨齑淡,尝遍王瓜。况旗青阑赤,歌远樽赊。

望极烟迷水曲,立昏黄、数尽栖鸦。忧来处,谁能解此,空寄女儿花。

桃花寻剑客,不语笑春风,
白头归未得,家住海门东。

开径蓬蒿剪未平,鹁鸠忽漫报新晴。霏霏山翠捎帘入,袅袅松云向客生。

坐引深杯留日永,閒攀丛桂对秋清。匡时正赖诸君在,莫羡江鸥早结盟。

一榻高悬阅岁时,东风还有故人期。小桃原野春风早,幽竹门墙夜月迟。

道在只甘颜子乐,时平肯作贾生悲。云山翠合衡茅近,日暮犹闻歌紫芝。

古人一言重,尝谓百年轻。今投欢会面,顾盼尽平生。
簪裾非所托,琴酒冀相并。累日同游处,通宵款素诚。
霜飘知柳脆,雪冒觉松贞。愿言何所道,幸得岁寒名。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见平林枣颊頳。
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
漆城按堵宁辞荫,石马沾沟会有神。
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