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吴至枫桥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独下三江路,飘如一叶浮。卧查冲险洑,欹树压平流。

岸枝时冒挽,潬沙或碍舟。出没见帆影,远近闻棹讴。

浦花春似雪,江气晓如秋。白云乖帝里,舟徼。

花近清明晚风寒。锦幄兽香残。醺醺醉里,匆匆相见,重听哀弹。
春情入指莺声碎,危柱不胜弦。十分得意,一场轻梦,淡月阑干。
梦破风烟迥,衾寒不自由。
钟声到枕曙,月影入帘秋。
雁过江山老,蛩吟草树愁。
整冠人共笑,两月不梳头。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好天良夕。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震雷霔雨夜达晨,我知决定非凡鳞。

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

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嗟我不孝负鬼神,俯仰二纪悲如新。

仕宦空饱息与嫔,左右供养无复辰。子行射策对枫宸,綵衣楚楚映华绅。

溯江亟归娱老人,切勿著意长安春。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有明像法披猖后,荷担如来两尊宿。龙树马鸣齐现身,我闻大地狮子吼。

干处缁尘湿处泥。天嫌世路净无时。皓然岩谷总凝脂。
清夜月明人访戴,玉山顶上玉舟移。一蓑渔画更能奇。

东风吹散漕河冰,旋买吴船载酒行。野树依依连故国,云山点点引归程。

郢中谁和阳春曲,吴下多传子夜声。白首奉常无恙在,袜才应巳付乡生。

闻说离山久,生缘遍外方。三衣长挂体,一钵不持粮。

禅处松将偃,归时草正芳。残书看未了,拟借最高房。

扬州正月雨如丝,江上梅花已尽时。谁识能诗老何逊,晓寒明镜撚吟髭。

美人不可见,烟雨一登楼。隔岸谁家竹,娟娟不解愁。

登坛当日拜元戎,楚汉都归指掌中。王气未消垓下敌,将星已落阵前功。

高名紫宇千钧重,冤血青蛇一缕红。尚有鸾刀荐牲酒,斜阳烟树泣秋风。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将军来此住,十里无荒田。

策我红藤杖,开君白版扉。山亭棕树暗,石磴枳花飞。

小隐偏危帽,幽寻尚氎衣。此时足虾菜,江口子鱼肥。

燕然山色郁苍苍,此地曾为古战场。斑氏才华余史笔,汉家功业半椒房。

边城野草连天白,塞上秋云币地黄。勒石不知何处去,也随炎运付沧桑。

残荷倦柳,恨秋光无趣。安顿兰台众星聚。听岩华扑案,岭月扶樽,却不道、摇曳一天云雾。

团圞惟此夜,怨煞孀娥,甚事帘栊暗遮住。搴翠幕,扯青冥,借斧吴刚,真欲斫、广寒宫宇。

且慢醉、留倾菊花杯,怕不定重阳,更多风雨。

小阑干影日迟迟,一派春声鸟语知。绣罢绿窗人意懒,碧云天外漾游丝。

唤起公安处全曙,催归日未西。
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