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喜逢徐七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
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輈.曝鳖乱自坠,阴藤斜相钩。
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
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
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
半山字说行,精义极贯穿。
世好鸦蚓书,谁识虫鱼篆。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乌纱任岸穿筋竹,
白袷从披趁肉芝。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小阁高原最上头,下床莫遣许公羞。
如今老罢栏边意,不是元龙百尺楼。

度暑过于岁,初凉别是天。独穿秋露草,来看晓风莲。

病骨殊轻甚,幽襟一洒然。不妨聊吏隐,何必更林泉。

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夹路玉亭亭。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

湘山宜竹天下知,小者苍筤尤繁滋。冻雷破地锥倒卓,千山万山啼子规。

子规声里羁愁偪,有客长安归不得。北风吹梦落潇湘,晓侍金闺泪沾臆。

画师相从询乡里,为割湘云入湘纸。眼中突兀见家山,数间老屋参差是。

频年兵气缠湖湘,杳杳郊坰驱豺狼。避地愁无好林壑,桃源之说诚荒唐。

还君兹图三叹咨,一言告君君勿嗤。楚人健斗贼所惮,义与天下同安危。

会缚湘筠作大帚,一埽区宇净氛垢。归来共枕沧江眠,卧看寒云归谷口。

江城草作冻烟色,屋脊啼鸠驱不得。梦中天水寻故人,万里空明见垂翮。

三年一别今始逢,昔时秋雨今春风。春风吹我旧墙树,墙外垂杨未成絮。

相期著屐同听莺,晚潮催促江上行。片时握手心差慰,仓卒终如梦中对。

今宵我梦随子舟,子或梦我城根楼。城根记取甘溪巷,一桁芦帘挂月钩。

笔阵横飞屡叩关,严兵夜点迫更阑。好花多谢频分我,怯敌魂惊未暇看。

阴山分脉自昆崙,朔漠绵延迥北门。遥见马驼知牧地,时逢水草似渔村。

穹庐敕勒秋风曲,青冢婵娟夜月魂。今日八荒同一宇,向来边檄不须论。

湖洞露鼋头,日出曝鼋背。龟鼍或傍石,时时觅同类。

乘鸾姑射下罗浮,鼓瑟湘妃出上游。邂逅江干新话曲,冷香幽翠不曾愁。

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斜照悭窗影,停云足野情。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

绿章封事步虚仙,来自东皇太乙边。
满袖明珠出光怪,又随溪月上归船。

行藏为我屡沈思,一笑尊前月影移。小草何关天下计,不才空过圣明时。

牛衣未必惭中妇,燕颔从教误相师。他日鸣琴思旧雨,白云深处问荆篱。

突兀霜崖俯雪洲,时时登览唤渔舟。
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间天共流。
三两可人曾此会,百千年后复谁游。
桑田不变金鳌健,只恐吟翁白尽头。
主人无俗缘,留客菊花边。
雨气寒并竹,秋声夜杂蝉。
爽知于酒称,閒觉爱棋偏。
不欲欹孤枕,更深却潄泉。
送春剩欲举金樽,客不开襟怎与论。
自饮一杯归去后,喜逢家乐闹黄昏。
百千诸佛问来由,崔颢曾题黄鹤楼。
雪后竹篱梅乱放,一枝临水最风流。

忧时病逆旅,况乃秋雨中。寒镫对孤帐,蓦然思令公。

神采特高发,黄鹤翔云空。俯视尽尘壒,啾啾争草虫。

嫉俗与爱国,枘凿难两容。救民出水火,老臣有愚忠。

今宵虽无月,圆明会相逢。秋雨阻行客,明朝趁晴风。

此去频北望,马首愿早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