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骎骎惊子笔生风,开卷犹须一尺穷。年长那知虫鼠等,眼明已见角犀丰。
越来溪头暮雨,姑苏城外横塘。黄帽就船炊饭,绿鬟隔岸鸣榔。
夜来花发先群芳,又向丛中独擅场。毕竟先开定先落,谁能雪里久馨香。
七十二峰环古台,至今人说是飞来。重重石磴诸天尽,细细松笙万壑哀。
翠竹苍藤悬日月,水声山色变云雷。老僧为道归猿事,空见残碑生绿苔。
落花怨东风,情薄不可托。红颜为君开,衰颜为君落。
愿落流水中,随君远漂泊。
故人重别帝王州,正值荷花五月秋。一棹晴山江上路,半窗凉月竹边楼。
君从瀛海鸣孙复,谁念新丰客马周。闻说禹门春信近,杏坛回首是龙头。
武帝时巡跸旧京,烟花南部属车行。更衣别置宫杨绕,蹴鞠新场御草平。
遍选檀槽催凤拍,忽传金弹逐莺声。宝奴老去优仁远,坊曲今谁记姓名。
烟暝急羁雌,清歌正起迟。湘江不流处,山月乍明时。
远道搴芳草,逢场和《竹枝》。独怜声半咽,哀怨尔何为。
一足垂来亲点眼,岭头功德已圆成。长髭只怕精神露,却指红炉片雪轻。
掩耳不及忽雷奔,天低尺五雨倾盆。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