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秋夜萧萧雨未休,碧窗欹枕忆神州。霜风会见清南徼,未必轺车久滞留。
自是韶光不耐秋,水光山色一时休。细将瓦砾分明看,片片飞来落叶愁。
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绕长松一涧分。潭影青移行处岫,岚光白散望中云。
猿公吟树应思侣,鹿女衔花不乱群。常羡山僧专胜概,水声林下百无闻。
东村五亩园,荒秽久不治。荷锄种豆苗,爱此膏土肥。
森然已甲坼,保之若婴儿。群鸠竞拂羽,俯啄思无遗。
傍麾虽稍却,投閒复在兹。一啄不汝惜,再啄苗已稀。
剜我心上肉,充汝肠中饥。汝饥诚可怜,矰?那忍施。
桑林正沃若,桑椹方垂垂。椹熟可醉饱,林深无危机。
恩怨从此释,斯园勿重窥。鸠鸣对心臆,群然亦高飞。
旭日出扶桑,晴光映芳草。物态人意閒,天时景象好。
春朝快清游,王孙勿复道。径欲藉一尊,缓寻恣搜讨。
孤城北面与山齐,山蔼苍苍度晓鸡。报得浈州春信早,户思弦诵野呼犁。
异地开龙泓,应接悦万状。仁祠辟唐时,结构妙意匠。
初堕白云中,忽踏苍松上。窈窕转层岩,崱屴出孤嶂。
竹深视听幽,苔滑行步妨。烂烂明花蹊,袅袅挂萝帐。
抖擞跻其巅,倚阑堪写望。风来林景清,日落岚气涨。
盈盈西子湖,绿净在杯盎。展席面青山,支铛温昔酿。
既酣恣谭谐,吾怀亦已畅。念彼辨才师,说法浩无量。
当年群贤游,前尘宛俯仰。残碑字模糊,云烟付幻妄。
良友幸招寻,消摇纵天放。浮生山水缘,著屐费几两。
归途闻流泉,殷耳一何壮。
森索妖星动赤埃,蒙坑不守雁门开。长驱无阻吹唇疾,宁武关头一箭来。
惜哉一箭但中目,噀血天狼能齧镞。连飞一箭殪其雌,狐狸不得上门屋。
大小眼贼相持哭,小眼含泪大眼瞋,眼开眼阖光瞵瞵。
如此善射信有神,周将军妻刘夫人。夫人善射贼胆落,丁零无声夜张幕。
可惜援兵阻太原,婴城力尽张空彍。荷叶坪荒走封豕,抽刀不断牛涔水。
恨眦欲裂银腭穿,母子父妻火中死。贼心虽喜犹仿偟,前途虑有张睢阳。
系帛书来贼乃北,迎降苦恨云中姜。当时寇盗犹癣鳞,草间偷窃同黄巾。
中朝女子解破贼,萧山沈与忠州秦。绣旂沁水如云屯,即此足可清烟尘。
何况更有卢宜兴,雁门尚书同被徵。祇缘误用李曲沃,南征复任杨武陵,庙谟颠倒诚难凭,金床看看妖兔登,令人怀古悲填膺。
至今韊服藏州库,神光丙夜连句注。碧血模糊赤雁翎,弯弧想见飞虻怒。
此地犹来重名节,宵筵铜斗飞冤雪。殉夫昔有代妃贤,殉国今见夫人烈。
殉夫之笄名不磨,射贼之箭终不灭。吁嗟乎,箭头不过三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