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
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折腰非为米,缩脰岂畏冻。
偶作謦欬声,一时答者众。䃂散非扣钟,弇郁类裂瓮。
奥草挂绵络,阴冰凝螮蝀。游毕再登高,出洞如出梦。
一筇偃又竖,两目阑复纵。远山亦献媚,横陈怪石供。
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底事急归来,云湿衣裳重。
细读石屏记,临风觉厚颜。如何一片石,欲比众名山。
浪迹江湖上,归身岩壑间。渔樵争半席,人笑老痴顽。
坐看初雪转霏微,已觉尖寒到客衣。岁事半于愁里过,乡心全在梦中归。
经秋寥落慵开卷,长日萧条静掩扉。却怪故人音信绝,海天空阔雁来稀。
紫陌花熏,青芜草软,转瞬好春将半。燕歌悲远别,望京洛、离愁如茧。
关山迢递,但悲悲此情,怎生消遣。长天远。雁沉书杳,画栏凭遍。
目断。烽火连天,认白门杨柳,乱丝空绾。荒烟迷宿草,碧燐舞夜随风转。
长江如练。叹六代繁华,风流云散。愁难展。那堪明月,照来孤馆。
凉风升寒节,切切充重帏。坚冰戒时至,鸿雁明其几。
春滋净不处,秋隼方高飞。鉴物沈幽志,谁能不怀归。
素月临丘榛,灼灼澄圆晖。圆晖岂不爱,零露沾我衣。
迟我同怀子,濡滞尚安之。呼琴为子鸣,调苦使心违。
不恨岁载徂,但恨知音稀。盈缩本恒理,伤哉生别离。
君不见韦节度,枇杷花底招红裙。又不见韩蕲王,青楼女作娘子军。
胡为乎黄门高义竟持正,闭关谢却河东君。求凰不异瞻乌苦,莺俦燕侣谁为群。
四海茫茫竟何托,火中莲叶霜中筠。茹蘖空自苦,食蓼空自辛。
蹇修乃凭狎客致,且亲风雅辞嚣尘。已焉哉!鲧不累子,朱不累父。
由来白璧惟自完,遇人不淑乌能污。绿珠碎身金谷楼,娄妃毕命黄家渡。
嶙峋大节炳汗青,呜咽幽怀更谁诉。绛云楼高高插天,即屠即佛三生缘。
早知节义君难荷,但取文章亦可怜。
谈兵早佩威宁剑,谪官独抱端明砚。端明匪砚是断碑,割剩天边紫云片。
十二字余墨妙诗,节角依然露生面。丞哉丞哉定谁负,镌名钤印相矜衒。
蛮烟瘴雨久沈霾,重扪十指精神见。乃知古之学道人,定力非关出研炼。
君不见江岸衣冠匿影过,几曾寥廓捍虞罗。厥后大功溃成九华坐,闻召即至回谴诃,此时此砚百遍凭摩挲。
想当下南昌,檄书快意蠲宿疴。及其归阳明,语录微指醒群魔。
而于学道之人一一若无预,儒林将相史策空分科,何来高第弟子入室还操戈。
逆阉固无论,张桂庸足苛,只合携持二松四槐日对哦。
请因公砚质疑义,石不可转墨可磨。
秋柳题痕二百年,祇今湖水碧于烟。诗人一代斜阳外,间煞亭西弄笛船。
夹竹来禽,药苗戏蝶,梨院浓阴时候。晓起笼烟,开遍亭台非旧。
擘纤手、琼雪搓成,倩玉斧、水晶裁就。记临春、大舍歌残,满宫凉月漾罗袖。
小楼曾见白燕,飞去花间莫辨,飞来还又。连理交枝,片片光凝清昼。
为迎风、欲障屏山,乍掩映、冰绡云母。认疏篱、几点梅花,暗香真是瘦。
蓦地逢君,且携手、垆边细语。指蜀树、当年烽火,细山鼙鼓。
枫叶满林愁客思,落花遍地迷归路。叹他乡、好况最无多,难常聚。
同是客,君尤苦。两人恨,悲谁诉。看囊中尽矣,酒钱何处。
吾辈无端寒至此,富儿何物骄如许。脱敝裘、付与酒家娘,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