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石壁岩岩翠倚空,疏松谡谡洒清风。夕阳满径看山立,何福修来是画中。
九十九年连闰月,公年百岁已多馀。愿天假我如公寿,饱读人间万卷书。
多金建华屋,一堂容百客。立斋有厅事,不觉旋马窄。
僻于萧相居,隘甚晏子宅。鬼神瞰高明,吉祥止虚白。
一夕凉飙辞旧暑。飒飒墙蕉,恐是秋来路。转眼熏风时节去。
不知燕子归何处。
抽纸吟商无意绪。短槛疏窗,难写黄昏句。今夜夜深知更苦。
阶前叶叶枝枝雨。
万峰深处有流泉,松径藤萝杖策穿。十里梅开香到寺,洞庭犹隔太湖烟。
远望更嵯峨,长松挂绿萝。浮云归太华,高阁倚晴河。
露溢蝉声急,岚光雁影多。酒酣人散后,明月满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