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吉卿

老来足力觉全衰,一日山行两日疲。
归去蹇驴须买得,山中出入不嫌迟。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随缘忽西去,何日返东林。世路宁嗟别,空门久息心。
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
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平生颇笑王会稽,坦腹惊动郗家儿。暮年羞涩为怀祖,计较毫末如儿痴。

嵚?更诮周郎鄙,自说空洞终何为。达人大观无不可,无盐未必非西施。

了知倚杖清言者,外示夷旷中难窥。不如此老身如寄,万事模棱真得计。

掉臂行歌眼看天,拥膝长吟腹垂地。羞遣家奴捧玉环,肯为门生作经笥。

白肥如瓠君莫轻,终年贮酒真酒罂。结喉道士倘复见,敢托石鼎讥彭亨。

避地适他乡,息肩谢羁束。生事未有涯,暂止聊自足。

南园实清旷,可以永幽独。层楼止群山,俯见湖水绿。

杂英被郊甸,鱼鸟得栖宿。登临且慰意,未暇计远躅。

圣贤有遗训,知命夫何辱。

索居人事寡,穷探坟与丘。多谢东邻客,频来为我谋。

乃为儒冠误,富贵别可求。首干中常侍,次谒北平侯。

捷哉仕宦径,贸贸不知由。读书果奚益,辛苦被时羞。

我笑而相答,志殊各自求。萧条老布褐,道在复何尤。

红豆江南唤小名,春风叶叶总离情。鸳鸯未解相思苦,飞上枝头得意鸣。

清寒雪夜天,攲枕暗灯前。总为多思虑,常令少睡眠。

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老死将无日,空閒十二年。

趺坐对禅镫,江风浪几层。还从鹤城路,去访虎溪僧。

湖晓星浮石,岩春瀑断冰。吴中却回日,应老旧池菱。

笔床茶灶素围屏,潇洒幽斋灯火明。木落风霜初十月,坐寒星斗欲三更。

消磨永夜书盈案,分付閒愁酒满觥。干世愈疏身渐老,官閒何苦厌山城。

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

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芦中人易老,不复刺渔船。悲歌采薇蕨,归卧西山巅。

山路幸险巇,足音少人传。气衰筑难击,不如弄云烟。

骨瘦薪难卧,不如枕清泉。清泉涤尘襟,云烟幻眼前。

忧思能伤人,谁禁迟暮年!

长夏无端病在趺,天公有意困狂奴。流离自分填沟壑,踯躅何堪走道途。

秋水鲈鱼思笠泽,琼花杨柳醉江都。少年乐事真如梦,坐对葵榴泪眼枯。

君家晋陵我朱方,君家易知复叹忘。
十年不见易畹芳,青衫翩翩黄白郎。
我游东南岁月长,江流汹涌山郁苍。
烛龙东来尾鬣狂,鸟抓真人坐高堂。
山中幡刹森戈枪,道场法嗣通衡羌。
大道甚夷车御臧,独不进步谁资粮。
脱身薄领行涧冈,青崖结茅云绕床。
飘摇西堕梁宋旁,至今梦想犹高骧。
矧复约子西城隍,瓦炉梵夹随行装。
形骸土木神远扬,少狂豪气今则亡。
剧谈软语志颇償,模写物象挥锦囊。
樽前坐我烟霭乡,怜君駮踠未著行。
侧身六合悲鹔鹴,即今文学可卜商。
赤刀大训在西房,诏书兴贤利宾王。
重闱共此烛灯光,肥羊细肋蟹著黄。
茭蒲生白晚菘香,落月动影帘帷凉。
夜如何其未卷觞,座间诗阵鹅鹳翔。
卧旗蓄锐岂遽央,我坚孤垒何敢望。
降幡欲挂月似霜,独君一扫可得章。
滔滔笔力抵卞庄,两虎未捽终不忙。
蜘蛛拂面归有祥,便看大榜挂北墙。
南城西寺载肴浆,背城借一犹能张。
子猷安道何为者,自是相忘意最真。
千载寥寥风雪夜,始知乘兴更无人。
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
从此劝君休外慕,悦亲端的在诚身。
辇属前旌尽,香闻后殿来。
宝鞯千骑合,金阙九城开。
天象乘微月,皇衢隐薄雷。
但知心目眩,无复赋昭回。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