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诗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缺月耿疏林,凉飙拂轻衽。荒溪趣遵涂,客子敢安枕。
自言赴铨府,试判取微廪。清时广招延,选部杂流品。
门子萃金张,文人富曹沈。春秋两较试,器业一精审。
探珠到渊洄,求金自沙墋。腾装分区区,蓄志常懔懔。
家翁昔初仕,恬退声藉甚。求閒绝外慕,行义鄙中荏。
以兹久淹蟠,通籍才十稔。飘然宦游倦,遽以归休谂。
优恩得世禄,纶告下绨锦。兄材济世美,圣读近天禀。
所长皆盖人,无一可镌锓。摛辞昔贤均,说经馀子噤。
临书蛇蚓结,搊琴鱼鲔淰。辛勤客虞庠,藜藿就烹饪。
谓当妙穿杨,百中羽皆饮。如何遭刖频,归步每踔踸。
兹行定焚舟,已事空拾沈。将期冠群英,喜剧不能寝。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
此夕真无价。俯危楼、罗云四卷,玉檠高挂。袢暑人閒销欲尽,凉韵未秋先借。
又银汉、沈沈西泻。凝白阑干尘不到,是天然、爱酒能诗社。
令浩渺,最宜夜。
乘风敢拟游仙也。检尘襟、卅年缁素,暂时陶写。玉宇琼楼归路迥,高处清寒犹怕。
莫轻放、花閒三雅。狂态姮娥应见惯,倚商歌、漫惜知音寡。
看独鹤,正来下。
噫吁戏危哉,老人是百千万劫之馀灰。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
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
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老人兮老人,尔既赤手今且回。
生守官园喂官马,死作泥土填官街。
见说新人好,君心岂旧欢。离愁随月满,信誓近秋寒。
缣素宁堪问,苕华半已残。妆成郎未起,寂寞镜中看。
数行手泽是官箴,策蹇安知驷影骎。微尚誓无移勺水,累传惯已斥籯金。
摩挲一砚春云迹,萧瑟连床夜雨心。何日西堂寻梦去,读遗书共傍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