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首联中“日无事”、“只是闲”从两个方面点出“闲”字。“日”、“只”都对“闲”加以强调。“闲”是此诗所写的主要内容,也是此诗的基本情调,以疏谈的笔调引起全诗。
诗的中间四句用公府所见所闻的景物写闲静生活和闲适情调。“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这两句写公府之内景物。无人频繁往来,以致野草滋生、青苔蔓延,可见“公府日无事”,而诗人得以有足够时间对柱础间的草根、门关上的苔色作细致观察,可见“吾辈只是闲”这两句上句从形着笔,下句从色落墨,一“侵”一“上”,写出草根、青苔潜移默化的发展形态,刻画极细致入微。“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这两句写公府之外景物。前一句写飞鸟并不直接去写,却以鸟影掠过砚水来写,由府内自然转到府外,手法很高明。而用一“饮”字,把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写得既十分形象,又很有情趣。这种闲情是只在“无事”时才有的。后—句用“卷帘”把诗人的视线由府内转到府外,与上句是同样巧妙的手法。而晴空之下,满目青山,场面却是松开阔极有边塞特征的。这种逸致也是“无事”时才有的。上下两句,由近及远,一动一静,均突出了闲静情趣。
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能在边地字斟句酌,从容吟诗,仍流露“闲”字,而新诗未足即被乡梦打断,写“闲”中乡思愈切,十分符合闲居异地的生活情调。
这首诗以“闲”字为贯串全诗的线索,而以乡思作结,中间四句写闲居所见景物,写近景则刻画入微,写远景则场面开阔,笔法轻松疏谈。
青编送似补山房,妙语相酬掩夜光。盗瓮不须睎吏部,将军何日命元方。
有人颇似长沙傅,得官亦望长沙去。去时好赋楚江谣,还使风骚满江路。
便须酌酒吊三闾,正是忠魂冤愤处。县令如今未去时,兰亭故事犹可为。
莫惜千筒万筒往,诸君方壮我已疲。登科学究文章豪,数奇老将诗能高。
长沙县令号才吏,方将睥睨谢与曹。凉风即是八九月,红萸黄菊花将发。
正是诗家得意时,莫学古人悲莫节。东南美者有吴姬,红襦绣袂无所施。
把酒一卮轻皓腕,得诗一句胜蛾眉。山夫野叟只如此,诸君达者应相嗤。
有酒且慢饮,有歌且慢讴。共君说怀抱,未语先搔头。
良久欲说说不得,胸中有物如山丘。君不闻东家女子花见羞,十六未嫁便悲忧。
墙头楼上到日晚,马骤车奔如水流。西家亦有闺中女,月璧龙珠求未许。
有心自比蟠桃花,无言窃笑阳台雨。谢鲲便是妾家邻,败唇折齿犹相语。
何况五陵轻侠儿,抛金掷玉教人非。一夫奔处千夫驰,不论荣辱与刺讥。
膻中之蚁醯中鸡,攫金逐兽两眼迷。主人下马客已齐,拜起俯仰容正卑。
有如六月卖蒲葵,唯恐不售霜风凄。言至于此良可悲,所以慷慨见于诗。
谁能起舞谁能歌,瓮中有物如秋波。古来多少无奈何,要须一醉都销磨。
茫茫人间歧路多,不如海水通天河。
古人不可知,今人我对君。有时发狂嗔,太和自氤氲。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颜欢陆绩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青黄出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净洗甔。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茅斋辟杜甫,仙井汲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雁行三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禦偷篱著棘,愁冻灌添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酿成浮瓮蚁,蒸辟蠹书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
蜀地气暖无寒冰,连山积雪更未曾。每忆吾乡三冬节,峰岚满眼玉崚嶒。
一官到此已三载,草木青青寒不改。纵然微雪亦旋消,那见花飞六出彩。
今年栗烈北风吼,夜雨潇潇檐溜走。梦回乍疑纸窗明,开门雪片大如手。
无乃天公戏,知是玉龙斗。柳絮拟最工,撒盐句真陋。
琼贝积已多,琅玕压欲仆。访戴愧无船,起袁惭未候。
东岭西岭青松失,千峰万峰玉笋出。三白腊前兆丰年,拍手农人笑语溢。
我亦对之喜洋洋,连云宿麦拟仓箱。时和岁稔讼自息,庭前草长罗可张。
地炉榾柮火通红,酒酣耳热气更雄。安得快马高缠鬃,手挽六石霹雳弓。
杀伐狐兔无留踪,归来满马誇吾翁。嗟予家世本辽东,对此茫茫意何穷。
客游耽海岳,嘉会此相寻。花下三春醉,人閒万古吟。
风尘随捷足,山水寄同心。莽莽飞光阔,天涯共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