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南湖上微风入槛习习生凉,随风飘动的菱荇叶子遍满池塘。
野船停靠在春草丛生的岸边;夕阳下,水鸟带着波光飞翔。
风吹芦叶飒飒作响疑是天上落下蒙蒙细雨,浪花无边无际很像洞庭风光。
整天看着篷船飘荡在湖上,我这东归客不禁想起太湖边的故乡
注释
南湖:指镜湖,即今浙江绍兴的鉴湖。
槛(jiàn):指上下四方加板的船,而非通常所指临水有栏杆的建筑。一说指栏杆,似指湖边台榭上的栏杆,亦泛指台榭。
翻翻:形容叶子随风飘动之状。菱荇(xìng):二者皆为可食用的水生植物。回塘:曲折回绕的池塘。此指镜湖边上的池塘。
飞夕阳:即“夕阳飞”的倒装,意谓在夕阳下飞。
雾雨:蒙蒙细雨。
潇湘:原指湘江与潇水,此指湘江。
篷艇:即篷船。篷,一作“蓬”;艇,一作“顶”。东归客:指作者自己。归,一作“游”。
楚乡:指作者在吴地(吴被楚灭,故又称楚地)太湖附近的旧乡。

赏析

  此诗前三联均写舟中所见南湖景色,宛然一幅颇富动态,明媚秀丽的湖上春景图,尾联由湖上景物引发对“楚乡”的思忆。全诗语言精工凝练,风格清丽流美,写景如画,颔联对句和颈联出句尤为出色。

  此诗前三联均写舟中所见南湖景色,而“湖上微风”四字实为所有景物特征之根由。举凡“入槛凉”之触觉感受,“翻翻菱荇”“野船着岸”“水鸟带波”“浪花无际”之视觉感受,“芦叶有声”之听觉感受,均缘“湖上微波”而生。而“浪花无际”一句又暗递到尾联“忆楚乡”。盖因诗人之旧乡即在烟波浩渺之太湖滨,故见此“浪花无际”之南湖遂自然引起对“楚乡”之思忆。

  诗人在遣词用字上颇见功力。颔联出句中的“野”字用得好,像是刻意凝练过才下笔的,其中透着一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蕴,而温庭筠之所以客居他乡,正是被俗事所扰。温庭筠笔下多次出现类似这般适于隐逸的景物,可见他对野趣是颇有眷恋的。还有“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船轻倚着长满青草的湖岸时的温馨、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对句的“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鸟伴着余晖从水面飞掠而过的轻灵(轻盈)的动态美,使整幅画面活泼灵动。

  颈联的“疑”“似”二字有传神之妙,以虚托实,更见南湖景色之美。“疑”字用得尤为传神,蒙蒙如雾霭之雨仍嫌太大,故用“疑”字更进一步的将雨“细”化,细到只能闻声,不能辨形的程度。古代文学中,常有将动词用作形容词的,然而若使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词性的转变,则雕凿之迹显矣,实非上品;而观温庭筠此“疑”字的用法,词性未变,但却有形容词之效,极妙。

  此诗风格清丽流美,写景如画,诗句于平淡之中见新奇,其中“水鸟”句和“芦叶”句尤为出色,宛然一幅颇富动态、明媚秀丽的春景图。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春。公元841年(会昌元年),温庭筠自长安东归吴中,当年秋天抵达吴中旧乡。大约次年春天,由吴中游越中,此诗即抵达越中后所作。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风雨驱寒玉,鱼龙迸上波。
声长势未尽,晓去夕还过。要路横天堑,其如造化何。

五十年前梦此游,已云持节岂能休。悠悠封域连东海,浩浩朝宗接上州。

五季侯王时事古,九还仙子洞天秋。閒行嫌被朱衣觉,密往西堂独倚楼。

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
未能脱迹尘埃外,已爱著身泉石间。
天上星郎骑省孙,兴随孤月到无垠。
浮槎夜入鱼龙宅,横竹秋生海岳云。
控鲤丹成终独往,骑鲸仙去杳难群。
纷纷世上知君少,画笔犹能续异闻。

蕲年宫外八川流,辇道环通遍雍州。万里鼋鼍横碧海,六王钟鼓在朱楼。

地中阙表终南胏,天上城开太华旒。独令上林辞赋客,曲江萧瑟不胜愁。

邻树散初荣,空庭蔼余绿。枝间小鸟鸣,清音爱晨旭。

静坐观物化,新机往而复。吾心适无事,闲展道书读。

炫长斯见短,希荣乃得辱。入世戒有为,养性在无欲。

窗外响松风,茶铛煮初熟。

一溪秋水碧溶溶,逆掉扁舟溯晚风。卧看峰峦耸奇势,心疑造化炫殊功。

宾云曲断笙箫远,机石苔荒组织空。仙理冥冥难究诘,抽簪归隐羡刘公。

赤肉团中老衲衣,朝来赐紫自光辉。止应博得佳人笑,尽日红尘逐马飞。

东南凋弊仰屏翰,野老闻风快识韩。五马剖符辞海甸,双鱼飞札到江干。

雷州细葛黄如蜜,琼琯奇香臭比兰。三复拜嘉还踧踖,负暄林下报书难。

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

神至矣,风满船。神去矣,水连天。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

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有小鬟、低唱棹歌来,秋渺然。

远目伤心千里馀,凛然真觉近狼须。云边处处是青冢,马上人人皆白须。

正忆荒村临古道,不堪独树点平芜。谁人与话西园路,梅竹而今似画图。

谁开天地秘密藏,今古人间用不穷。眼尾摇光千丈月,耳根传响一溪风。

胜游赤壁文章在,高卧燕山气象同。二老风流渺何许,后生犹可画图中。

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

湘水斗风起,竞趋青草湖。扬帆转逆流,衡面看模糊。

众山忽相傍,簇簇如画图。藤老树蟠龙,岩空泉吐珠。

锁江铁门固,刺天石笋粗。好鸟若招人,隔坞争相呼。

迩来正平子,耻逐屠与沽。当寻工部踪,入山古为徒。

谁知广寒宫,有此嘉树植。年年风露中,黄金吐秋色。

秋色天上来,开轩为我得。笑彼挥斧翁,劳生竟何益。

春官桃李今年盛,看花闪闪双明镜。束笋堆中桦烛㸐,三十日来目光竟。

画堂依然一事无,操纸乞君为作图。炊斗黍许闭门坐,美人贴纸春风扶。

淡墨如烟一丝袅,红蓝不到秋毫杪。妆非时世怜者谁,神仙特立云霞表。

寒宵展卷对明窗,镫花细雨红凝釭。奇文五色尚挂眼,突然睹此心已降。

文章清气如静女,落花不言人不语。世间但取笑嫣然,不字有人甘独处。

广眉高髻满城中,寿陵邯郸步不同。蕙心兰质吾最赏,乱头粗服天然工。

古来嗜好酸咸异,何况文章千古事。推毂艰难国士愁,蹇修错迕蛾眉泪。

论文品画空沈吟,此图此意千黄金。难求世俗国风好,珍重先生香草心。

铜鼓峰插城南陂,渔矶百尺溪瀰瀰。蛮云作态僵不动,上有诸葛丞相祠。

丞相渡沪来何速,纶羽遍历牂牁陲。祁连未出首南服,眼前雍孟如蚁蚳。

九月凯还捷书上,瘴烟漠漠将军戏。遗庙三间塑泥像,旁有酋帅济火儿。

缠头青布身藤甲,野花覆额连双眉。毒砮千钧矢三十,黄区月耳鸟蒙骓。

当时再拜伏道左,聚粻刊路无敢辞,僰卒一队拥前后,乞怜丞相相许之。

功成配飨英风在,手招群鬼摇灵旗。我瞻庙貌三叹息,为撰文字磨丰碑。

水西黑罗最狡黠,尔之鼻祖何人斯。攻心为上术诚善,如公作用良可师。

千载而下吊陈迹,古屋深箐藏狐狸。长涧潺湲弄寒水,似听宝瑟弹哀丝。

四山寂寞秋色老,霜白枫叶红于脂。

老人峰下铁桥边,曾有仙人旧置田。庄号梅花亦清趣,不妨身作老南泉。

王子仙车下凤台,紫缨金勒驭龙媒。□□□□□□出,
环佩锵锵天上来。鳷鹊楼前云半卷,鸳鸯殿上月裴回。
玉盘错落银灯照,珠帐玲珑宝扇开。盈盈二八谁家子,
红粉新妆胜桃李。从来六行比齐姜,自许千门奉楚王。
楚王宫里能服饰,顾盼倾城复倾国。合欢锦带蒲萄花,
连理香裙石榴色。金炉半夜起氛氲,翡翠被重苏合熏。
不学曹王遇神女,莫言罗敷邀使君。同心婉娩若琴瑟,
更笑天河有灵匹。一朝福履盛王门,百代光辉增帝室。
富贵荣华实可怜,路傍观者谓神仙。只应早得淮南术,
会见双飞入紫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