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乐天二首

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
自保曾参不杀人。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羸骨欲销犹被刻,
疮痕未没又遭弹。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
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远客虽有乐,莫如逢故人。
夜怀夷门时,月照楚水滨。
自居扁舟上,随处与船邻。
宜将到此日,因使报朋亲。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所求处处田禾热,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
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咸阳少娃十三馀。十三新弦莺不如。商偏羽弱调乌乌。

调乌乌,和纂纂。新欢长,旧欢短。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

金銮殿下拜天恩,二月辞天出禁垣。归到比当春正暖,东风慈竹子孙繁。

一径深且纡,森森覆松栝。清风池上来,幽思与之发。

逸响谐素琴,凉阴散缃帙。弘景或可邀,高怀共清豁。

谁将造化手,开此混沌窍。
每夜吐月时,九州同一照。

景风布南服,晨曦射丹台。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

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

一百五日正欲暮,三月尽头犹是春。把酒对花须大醉,人间谁主复谁宾。

玫瑰芍药相间开,宝阑十二拥瑶台。春风日日行天上,人道东皇六月来。

柴门村径带溪桥,来往因君岂惮遥。浅水不波仍漾漾,疏林无雨自潇潇。

樯留夕照人将别,江作新寒酒易消。明日秋风重怅望,还将离思托归潮。

浓绿千竿湑欲流,春风疑只在池头。
相思一夕天相似,望断西南四百州。
洗尽一春歌酒尘,苍江吹破碧粼粼。
繁华过眼都如梦,只有三峰是故人。

华发归来,有鬖鬖病柳,摇落江浔。问形问影,都置星汉沈沈。

青虫相对,一钩丝、且络琴心。浑未辨、蜂房蚁梦,先生自惯閒吟。

恰到有情痴处,觑偶然图画,便忆山林。仙山去人不远,谁遣而今。

回帆挝急,又江头其雨淫淫。还只怕、觚棱梦断,年年铜辇秋衾。

天生忠定公,为宋作柱石。
扶日起东南,擎天补西北。
戎和不肯受,国蹙欲日辟。
坐收两河心,可制百年狄。
谁能七十日,有此功赫奕。
汪黄信血指,老桧甘愧色。
云胡张赵间,不使虎而翼。
循环起丁未,运至丁未极。
成书遗后代,曰此寄庵力。
思皇陈了翁,直谏少与匹。
大科得闻孙,不救元符隘。
谠议竟莫伸,嗟哉有何益。
令人读遗事,一饭三叹息。
某昔守樵川,奠俎折群贼。
乌洲聚名胜,花阴满光泽。
通鉴揭纲目,国录为刊刻。
嗟嗟斯文丧,吾道有余脉。
感伤念理乱,同事异今昔。
新从姑苏归,疾病久成癖。
齐云标术阁,鹊桥记归宅。
伟哉子章子,为我得佳客。
母是了翁孙,身为寄庵适。
相求不相值,访我茅山侧,
父昔仕九江,横金悲易箦。
藁葬官路旁,过者为心恻。
指囷与倒廪,纵性何所得。
顾予把钓竿,欲子将焉获。
世岂无忠宣,顾此舟中麦。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
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
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
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乾峰不用指陈,云门休打骨董。
自然东海鲤鱼,筑著帝释鼻孔。

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