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词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
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金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
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赏析

  温庭筠的《织锦词》既不同于王建的《织锦曲》,写“贡户”之艰难,更不像他自己写的另一首《锦城曲》,为织锦工人而鸣不平。这一首《织锦词》写的却是一个为着自己的丈夫而织锦的少妇。这样的少妇,既不是平民贡户,也不是满身罗绮不事生产的贵妇,而是既不用担心编入贡户又有很高的文化技艺的人。这样兼有贵族和平民二者之长而又无其短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说她是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样,是一个寄托了作者理想文学人物。因此,这首诗不能说写的是谁,而只是写一种忠而被弃的悲哀之情。但是,温庭筠是对人性人情感受特别深刻细腻的文学家,所以他才能把这一段虚拟的痴情写得如此动人,可以说是绝唱。

  此诗先写织锦之环境:“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这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此诗妙在写夜色而不从可以诉诸视觉的夜色入手,却用无从捉摸的音响领起。这在艺术构思上,难度是很高的。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温庭筠的高明之处。“丁东细漏”,古时夜间用铜壶滴漏以计时,这就点明了夜。漏上着一“细”字极有讲究:它说明夜已深了,铜壶水已无多,故而漏细;漏细而其声可闻,说明万籁俱寂,夜已深沉。四个字写出了“更深人静”的客观典型环境。从声音入手,不仅可以做到具体而微地写出夜的深沉,而且还入神地表达了主人公专心致意的神态。她专心于织锦,心不他骛,是以夜色不可见;而漏声因为实在太静了,禁不住它要钻入耳内。四个字,点明了时间,渲染了环境,突出了主人公的神态。温庭筠是善于从听觉的角度传神写景的,这大约同他同时也是一个大音乐家有关。

  诗写到这样,也许多数诗人是可以做到的。而温庭筠的高明还在于在这七个字之中,不仅极真切地写出了客观环境,而且还传神入妙地托出了主人公的主观世界。这就不是每个诗人都可以轻易达到的了。“侵”,是犯的意思,词曲中移宫换商,谓之换声犯调。“侵琼瑟”,是使漏声变为瑟声,正像犯声一样。“丁东细漏侵瑶瑟”,是说那细细的漏声,在女主人公听来,好像是谁在鼓瑟。瑟是一种发音悲凉的乐器。《汉书·郊祀志》:“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那么,这女子也一定是有什么心事的了。温庭筠在他的另一首《瑶瑟怨》中说: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向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据刘永济先生解释说:“瑟有柱以定声之高下,瑟弦二十五,柱亦如之,斜列如雁行,故以雁声形容之。结言独处,所谓怨也。”(《唐人绝句精华》)温庭筠写的《瑶瑟怨》,就是抒发因寂寞孤独而痛惜光阴虚掷的忧思。这里正是因为织锦的女子也有这样的怨思,故而一听到丁东之声,就想到有人也如同她自己这样的有所怨恨而鼓瑟。作者通过幻听以传神,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人在织锦,而思绪却萦绕在离人的身上。是以细细的漏声,反映到她的大脑里,想象马上就把它译成了瑟怨。这不仅使读者进入了典型环境,亦且进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由于诗一开头就写出了她的感情之深挚,使读者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心灵,因此对于她为何而怨,就不能不使读者挂心,它迫使读者想要急于知道她的命运。就这样,诗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能不叹服。

  第一句是写室内的人听到室外的声音,是由里及外。第二句,诗人换了一个角度,从室外透视到室内。“影转高梧月初出”,虽然有“初出”的字样,然而从高梧影转看,应该是指月初出一直到影转西斜,包含着很长的一段时间。诗不能像散文那样可以充分地描写,所以用了一个倒装句,不仅概括了全过程,也显得更有诗味。高梧叶阔而枝多,在惨白的月光下,定然会投下满院的浓阴。则月色虽白,而阴影却浓,从而可以非常鲜明地看到泛出桔黄色灯光的纱窗。窗上映着她那织锦的姿态,有如黑色的剪影。色彩层次分明,而又柔和协调,恰似一幅新颖绝妙的秋织图。诗人通过这一联,一里一外地双层夹写,把个夜深犹辛勤地织锦的少妇,以及她在这深夜织锦时的思绪,极有层次地表达出来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却有着很大的容量,这是了不起的张力。而读来又是轻松自然的,不是作者诗才游刃有余,不可能做到这样。

  第二联“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进一步写她的劳动。机声簇簌,震落晨星;千丝万缕,织尽朝霞。她就是这样一梭过去,一梭过来,不知熬过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这才织成了这样一匹色彩鲜艳的鸳鸯锦。

  第三联紧接着写刚织下的锦:“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她是和着爱情织的,所以把锦上的与鸳鸯相间的云水花纹,竟都织得乱若一个个的同心结。这一联承“初成匹”而来,正是她把锦卸下机来展开看时的心理活动。这里有心乱的痕迹,有歪打正着的惊喜,有对于自己慧心巧手的自豪,当然更多的还是如云似水的柔情,和鸳鸯般双双偕老的幸福憧憬。唐末诗人郑谷有一首诗写鸳鸯非常传神:“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纱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有此绿盖,风雨也可以置之度外,且复卿卿我我。把一对鸳鸯写得十分深情别致。而她这里却是把对对鸳鸯置于“蕊乱云盘相间”的深处,未免显得有些慌乱,是以她要特地的要将这“蕊乱云盘”织成“百结皆同心”的模样,只是这一来反倒衬出了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将这一腔惶惶不定的相思之情,写得无比动人。如果说郑谷的鸳鸯,是笃定的,幸福的,而她这里的鸳鸯,纵是绕在许多的“同心结”中,却是益发地显出不牢靠来。

  第四联“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是说尽管将心事织进了鸳鸯锦里,她犹自不放心、不满意,诚恐自己织进锦里的心思不能为他所理解。何况尽管鸳鸯多情,也难以传达自己那复杂的思絮。于是,她激动不安地徘徊了起来。走着,走着,她看到了房中的琴,那是高贵华丽的琴,她不禁坐下弹了起来,压抑的思绪希望能得到宣泄。然而这正如古诗里说的:“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沉吟卿踯躅。”知音人远,四顾茫然,这欲传而不得传之情,纵弹入琴里,也难奈人远。这就仿佛“风多响易沉”,仍然无由可达。

  于是,她想到了古诗:“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她是应当熟读古诗的。这也说明了温庭筠的古诗并非上接梁陈宫体,倒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但她感到这种感情还不够强烈,她还要更鲜明一些。于是,这才有第五联的“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她要更翻进一层,要把这鸳鸯锦缝成的合欢被,再裁破开来,寄一半给他,留一半给自己。千里与共,这的确是奇想。当他俩虽分开,却是睡在同一合被子里的时候,那怕纵隔着一千里,她也会感到他们终是在共盖着一床被子的。当他俩各盖着半合被子而望着牛郎织女星座的时候,也可以笑这银河终于隔不开她这千里与共的大被。那么这时,纵是深秋,因为她感到他就在自己的身边也一定不会觉得冷的。感情到了如此忘情的地步,因此可以说就连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都不及他这“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之痴情感人,虽然苏东坡的这句也许正是从他这里获得了灵感。

  末联:“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这一联却是两层意思。

  这个少妇的感情是这样的强烈。杜甫那难得的千秋丽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她看来都嫌这愿望太远、太空。她要的是付之行动,那怕在这里仅半合被子也好。李商隐应是善于写爱情的。然而在她这里,纵是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犹为浅薄,甚至“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烛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也不及末联中的出句“象齿熏炉未觉秋”的浑厚,浑厚到痴的程度。看来她只要心中有了他,客观世界的冷热就已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了。正如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虽然小女孩身体在那个冰冷的世界里冻僵了,而精神却随着温柔的祖母进入了天堂。

  和他这个意境相同的,大约只有稍早于他的施肩吾的《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但相比之下,痴情蜜意,仍然远不及温庭筠。诗人写到这里,可以说是从各个侧面把一个聪明、勤劳而又温柔心细的女子写足了,无以复加了。然而这却只是他的铺垫。全诗十二句,他用十一句作铺垫,多角度地把她的感情抬到了如醉如痴的高度,为的是让她从这样的一个高度上忽地一落千丈,跌入了等来的竟是那负心汉另有新欢的痛苦深渊。

  “碧池中有新莲子”,运用的是《乐府诗·子夜歌》的传统手法。《子夜歌》里有:

  玉藕金芙蓉,元称我莲子。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

  这里的“莲子”都是“怜子”的谐音。“子”是古时对男子的美称,《乐府》把它和“芙蓉”(夫容)对衬,也就是指丈夫。所以这里的“碧池中有新莲子”,是说她所思念的丈夫,在外面已有了新的怜爱他的人了。换句话说,就是另有新欢。

  她如此勤劳、深情厚意地为了他,没想到他却另有新欢,则以上一切痴情,至此竟成灭顶的悲哀。那十一句愈浑厚动人,则这第十二句痛苦的分量也就愈重。虽然最后一句写得这样清淡,但是,当女子之情愈痴,则被弃之悲也就更动人时,无须说他如何负心,其薄情也就自见了。在这种极度的悲痛之后,诗人竟没有写出她与之相应的激烈的诅骂,似乎力量很轻,与前十一句不相匹敌。其实这不屑于置一辞的冷淡,正是她极其痛苦而又糅合着极其蔑视的强烈到了反常的境地,以至再恶毒的诅骂都显得太轻了,也显得自己太庸俗了。只有这无言的痛苦与鄙弃,才能显出它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他以十一比一的艺术构思的道理。

  温庭筠是同情这样的女子的。这种对于爱情热烈的歌颂,正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他把女子写得这样美好(无论从才、从德来说),而终于被遣弃,弃而不知,仍然一片痴情,可见其品性的纯朴与真诚。而被弃后,又是有骨气,有教养,不露丝毫的痛苦与乞怜甚至怨恨之情。对于她,诗人都没有直接歌颂,注解《唐诗三百首》的清陈婉俊很理解温庭筠的这一点。她曾指出《瑶瑟怨》为“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这很能说明温庭筠的艺术特色。他只通过布景,就把一个该有多少怨恨的女子写活了。当然,这体现了温庭筠的技巧,但最重要的还在于温庭筠的心灵是和这样的女子共通的。他为了坚持进步立场,也曾到了这样痴情的地步。他宁肯“以窜死”,也决不改变初衷。如果没有这样的感情,也是无法这样深刻地表达得出来的。和温庭筠一样,曾受知于裴度的还有一个元稹,然而当裴度一失势,他便立即投向裴度的政敌,以竖宦的阴腐势力为奥援而爬上了宰相的高位。是以他的代表作《莺莺传》就把一个张生始乱而终弃的薄幸行为称之为“善补过”来加以歌颂;而以“身不胜妖,是用忍情”来为自己在政治上变节作开脱。然而元稹在当时却可以一直做宰相,而温庭筠反而落到个“薄行”之名而“不用”,终至“以窜死”。此诗所写的小小的爱情悲剧,也可以说是晚唐社会的缩影。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
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凤楼迢递绝尘埃,
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尽言真侣出遨游,
传道风光无限极。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别有众中称黜帝,
天上人间少流例。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珮中邀勒经时序,
箫里寻思复几年。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寄语天上弄机人,
寄语河边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
投漆投胶非足拟。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不把丹心比玄石,
惟将浊水况清尘。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青牛紫气度灵关,
尺素赩鳞去不还。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梅花如雪柳如丝,
年去年来不自持。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分念娇莺一种啼,
生憎燕子千般语。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御沟大道多奇赏,
侠客妖容递来往。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鹦鹉杯中浮竹叶,
凤凰琴里落梅花。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长短众诸判不寻,
千回百过浪关心。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为想三春狭斜路,
莫辞九折邛关道。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龙飙去去无消息,
鸾镜朝朝减容色。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不分淹留桑路待,
只应直取桂轮飞。
脱落皮肤,故人南岳峰前过。只知闲坐。千圣难窥我。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还知么。锦鳞没个。莫触清光破。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十年空忆满林香,今日堆盘得恣尝。
摘处嫩苞金隐粟,剖来清液露盈囊。
自堪珍玩夸群目,可惜馀甘落俗肠。
拜赐愈知公意重,不同设醴望元王。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妫蜼子,乃是轩辕之裔,虞鳏之孙。
混沌既死一万季,独抱大存,窃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坟。
蚤逢三光五岳之气、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
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
俎豆弃草莽,干戈欻崩奔。
妫蜼子,便欲东游渡弱水,沐发沧海朝阳盆。
又欲西行沂河汉,逾昆仑。
山横川阻,两地俱不可以往兮,归来掩户卧旦昏。
莳黍一区,注醪一樽。
妻给井臼,儿收鸡豚。
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作为古文词,言高气醇温。
手提数寸管,欲发义理根。
上探孔孟心,下吊屈贾魂。
其质耀金石,其芳吐兰荪。
叩虚答有响,斫险成无痕。
陆珍杂水怪,变状弗可论。
几年兀兀不肯出,坐待真主应运九五开乾坤。
鹤书自天来,幽隐初见拔。
使者远造庐,鸡鸣起膏辖。
兴纂金匮编,尚书为给札。
奸魂泣幽冢,下恐遭诛杀。
书成一代进紫宸,鸾旗羽卫夹陛陈。
閤门导谒称小臣,麻衣不脱拜圣人。
捧函近前殿,龙颜喜回春。
敕赉内帑之金与绮段,其文织作银麒麟。
蒙恩乞还家,以奉白发亲。
戴古弁,垂长绅,自号山泽之臞民。
妫蜼子,幸际明良时无为,寂默坐老东海湄。
青丘有客钝且痴,与汝欲结同襟期。
左鼓清瑟,右吹鸣篪,作歌共祝天子寿,五风十雨,万国
赤子同熙熙。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那边楼影。那宵灯影。那人鬓影。拢筝唱金缕,有啼声隐隐。

隔水空将门巷认。便芙蓉、断红都尽。鸳鸯自来去,却不知天冷。

解鞍萧寺憩清幽,睡里忽闻黄栗留。
惊破梦魂何可恨,得知身在浙江头。
韩信卜母地,旁置万人庐。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
裸发何为者,厌魅开遽条。
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郁郁复纷纷,青霄干吕云。色令天下见,候向管中分。
远覆无人境,遥彰有德君。瑞容惊不散,冥感信稀闻。
湛露羞依草,南风耻带薰。恭惟汉武帝,馀烈尚氛氲。
天上有仙客,家世说南州。精神炯炯秋水,胸次纳青丘。带取括苍风月,来听蓬莱环佩,笑阅几春秋。袖有如椽笔,落纸烂银钩。拥红金,披紫绮,尽风流。斗杓插子,*开九荚恰生朝。正好年当富贵,再展青云步武,鬓影未萧骚。伫见纶音下,万里快封侯。
诗吞楚泽渺无边,不用神丹骨已仙。
九万里程惊落羽,三千年事抚遗编。
铜盘老泪胡笳裹,金粟荒愁杜宇前。
惟有双溪溪上月,清光照客尚依然。
向来涂抹趁春妍,老去栖迟叹雪颠。
一倍法灵君说数,三生缘定我随天。
正须花外羁奔马,莫向桥南听杜鹃。
见说侯封容易觅,紫茸靴袴锦鞍鞯。

红药阶前半吐葩,露枝已入贵人家。不如庭下无名草,一度春风一度花。

山人隐迹樵空峒,天王赐见明光宫。执柯伐柯喻为学,兹理讲贯融心胸。

侁侁胄子国元气,有命剖析开昏蒙。斧斤斲就栋梁器,欂栌椳楔纷相从。

贤能往往布清要,利泽天下山人功。功成又复视民俗,绣衣玉斧蓬莱东。

剪除枳棘毓嘉木,坐听于越歌时雍。会稽秦望尝独往,此心犹羡樵径风。

渺渺连江雨,微微到面风。
主人留一饷,佳士得相逢。
会面嗟何晚,论诗许有功。
君家好兄弟,更觉此心同。

遥知此去向云中,借得封姨一点功。只恐急风吹线断,误他飘落小栏东。

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

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空馀蝴蝶丛丹灶,肯信人间一梦残。

寻君石门隐,山近渐无青。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
云低收药径,苔惹取泉瓶。此地客难到,夜琴谁共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