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翠拂云清,溪光湛虚碧。林亭揽澄爽,超然适所适。
为有江南趣,持赠江南客。公暇或披图,还应忆江北。
炎烬终四百,海飞群雄奔。蛟龙离旧隐,豺虎瞰中原。
仗义公天下,岂料中山孙。间关拒赤壁,颠沛乞荆门。
刘郎非娇客,肯市一女恩。譬如鞲上鹰,既饱则飞翻。
山阳公安在,洒泪西南坤。区区一隅地,鼎立争雄尊。
灭魏壮图屈,窥吴遗恨存。呜呼永安宫,慷慨临终言。
老瞒安足雄,死面腼奸魂。仁与不仁耳,成败何必论。
天乎未厌汉,河洛不足吞。盗子复为盗,丕乎犹子元。
等为一亡国,善恶终不谖。
嫩寒纤雨依微,晚妆怯倚帘帏薄。鸭垆翠袅,猩瓶红湿,芳心遐托。
脂点黏唇,波痕浸腕,一枝柔约。乍生绡细展,闲愁淡扫,春色在眉山著。
韵事而今寂寞,恰香闺、占将清乐。金钗度曲,乌丝写艳,流霞递酌。
断梦湘南,软尘燕北,同嗟栖泊。看东风渐老,幽娥素绢,肯忘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