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贪泉因吊吴隐之三首

晋人相扇以清名,何事因泉始立清。
清到饥寒妻子地,此清太不近人情。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你喜欢
磨铜碧海驾天风,吹落闽山荔子红。
弭渴文园剥玉,急须寄上自嬉翁。
身为郢令客,心许楚山云。文墨应经世,林泉漫诱君。
欲随樵子去,惜与道流分。肯谢申公辈,治诗事汉文。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张公沧海客,大雅起滇云。未许乘槎去,蛟龙射斗文。

阊阖红楼起,皋桥渌水回。绮罗摇日丽,车马逐云来。

施旦非吴艳,机云是晋才。欲歌遗古调,风俗转堪哀。

荐引承明侍从庐,西游谁似马相如。芙蓉一片酬肝胆,岂但长杨谏猎书。

蟾蜍清泪洒。晕脂痕犹新,粉光初砑。翠斫妆楼,比石桥新月,自矜声价。

斗叶闲情,偕象管、鸾笺消夜。悄灸红丝,沈水浓薰,枣花帘下。

仿佛冰姿妍雅。恰手撚兰枝,练裙歌罢。

槿艳无多,问坠鞭人去,秀蛾谁画。往事含颦,随梦影、铜台飘瓦。

认取南都遗迹,青溪恨惹。

昔居沈邱门,相过不盈里。蓬蒿启三径,杖履通彼此。

去颍已数年,居常梦湖水。陋巷君所安,所居未宜徙。

忆昨春风时,君手种桃李。二年当著花,今秋应结子。

同生记五人,次卿今禄仕。馀人皆及冠,谁最饱书史。

娟娟怀中儿,长女久生齿。侁侁乳下秀,相继今有几。

固陵好田园,往岁未疆理。菑畬无废功,计程万亿秭。

曩时豫君谋,家事最纲纪。欲令囊有钱,更使囷馀米。

伏腊足自了,衣食常好美。自兹谢俗徒,闭门唯隐几。

岂论陶朱公,未慕子贡氏。有志惧难合,到今可谁比。

将无尚瓢箪,幸不乏甘旨。南风素轻浮,众口巧排诋。

往闻里中儿,责望多苛礼。君从段干迫,讵免叔孙毁。

又闻泽宫射,吾子时见罢。有言厌尘劳,自誓不再起。

穷通非异门,出处皆一体。达生知顺天,偏智乃私己。

怪君未坦然,尚尔交忧喜。昨来赦书下,拔滞先贤士。

宁令有道卷,近自吾人始。丈夫龙蛇变,盖棺事乃已。

探穴必得虎,叱枭会胜雉。何能守一方,寂寥事行苇。

吾为诸侯客,正得戎曼鄙。簿书每陈前,弦诵不到耳。

时方尚鸿鹄,自愧杂蝼蚁。匠石悲运斤,郢人怨流徵。

非君美无度,孰与裁狂斐。思身若烦酲,淟涊不可洗。

弯弓辄堕雁,投竿常获鲤。寄书非无缘,勿爱缯与纸。

虎林城中正月半,十万人家灯灿烂。
溧阳风景方放灯,通宵不禁人游翫。
大雪深寒万木僵,家家冷坐无薪炭。
典钱买竹又买灯,糠油结冻点灯暗。
豪民张灯唤歌舞,鼓笛喧轰夜忘旦。
忽闻买丝造海船,府檄专令豪户办。
仓皇且救火燃眉,纵有华灯何暇看。
老夫掩关拥炉坐,一盏青灯置书案。
良辰乐事怅难并,顷刻欢声作愁叹。
苏公买灯状,陈子题灯诗。
痴儿騃女知不知,月明月暗反覆手,
且愿麦熟休王师。
高秋白露团。
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
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
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
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
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
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
辛苦刺楼兰。

一病连三载,孤身萃百忧。干戈良未已,妻子若为谋。

生可陪诸弟,归当老故丘。难忘终始义,忍死更迟留。

月上潮生夜泊舟,绿杨夹岸是瓜洲。谁堪此夕闻羌笛,江北江南动旅愁。

蛮夷所处。日入之部。慕义向化。归日出主。圣德深恩。与人富厚。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温时适。部人多有。涉危历险。不远万里。

去俗归德。心归慈母。

襜帷百粤拥鸣驺,四十专城是壮游。驿路梅花初破腊,炎方木叶少逢秋。

山萦峻岭千盘出,水落沧江万里流。此去日南天欲尽,春风先到郁林州。

红蜡吹风冷洞房,绛绡浑灭旧时香。
阶前细雨愁千缕,帐里梅花瘦半床。
身入黄昏同朔漠,魂疑咫尺近潇湘。
尊前怕检《高唐赋》,眼底无人是楚王。
与客上江楼,横江山欲浮。
云当天柱出,月傍小姑流。
帆外收吴楚,尊前落斗牛。
弥漫忽千里,倚槛思悠悠。

十年奉箕帚,甫笄生凤雏。雏羽未五色,良人竟先殂。

坚持冰蘖操,白首不忍渝。雏能终反哺,母愿久矣孚。

今往见良人,无惭有欢娱。万事浮埃泯,寸心明月孤。

屏翰雄三辅,川原贯八溪。树扶双塔耸,云压万峰低。

废苑牛羊集,荒台鹳鹊啼。钟声何处寺,幡影竹林西。

八载郎官清禁从,承恩亲忝大夫封。乞身不羡陶贞白,受禄犹惭邴曼容。

笔珥延英详议礼,编开崇政广明农。衰庸只合归田去,九点还余未到峰。

佳人一别永相望,江北江南道路长。
莫上青楼度杨柳,重来朱槛结鸳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