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生若大梦,积微以成著。少壮得老死,一念即非故。
二子异金石,松萝暂依附。胡为羡久生,切切儿女语。
有形会当灭,是影无实处。惟我谢客尘,妙湛乃常住。
不入造化机,岂堕阴阳数。回光试反照,凡圣悉皆具。
不减亦不增,谁毁复谁誉。超然外死生,卓尔无来去。
周行万物表,独立初不惧。二子非吾徒,安用多忧虑。
舟泊榾陂驿,斫鱼餐早饭。是行新雨过,水落寒沙半。
棹讴方零乱,鸥鸟忽惊散。笛声起沧洲,又逐惊飙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