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此间真趣岂容谈,二乐并君已是三。仁智更烦诃妄见,坐令鲁叟作瞿昙。
楚江南折是天门,江上蛟龙日夜喧。为尔片帆开暮雨,至今秋色锁云根。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轻明双翼晓风前,一曲哀筝续断弦。移向别枝谁画得,只留残响客愁边。
满谷千千万万红,含情一一待春风。难将朽质争娟好,拚却轮囷似老松。
二十四番花信,三千里外乡心。屈指落梅消息,从头数到如今。
缫车未歇取丝分,私债官逋夜打门。里正不慈胥吏酷,穷民空感半租恩。
铁锁沉江王气收,萧骚风色暗江楼。丹枫远岸戎戎市,绿浦寒烟点点鸥。
秋好金陵桃叶渡,风回玉笛木兰舟。名山输却空王子,梵刹依然枕碧流。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
悠悠。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长歌不为劳,起舞兴萧骚。石壁云芝秀,风庭月树高。
金蟆窥塔相,玉兔鉴林毛。衣露瀼瀼湿,秋声捲夜涛。
天涯沦落久,能免怨离群。赋尽伤心句,何由寄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