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对酒

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
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
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
金波谈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
玻璃无限月光冷,澒洞一色无纤颖。
清风飒飒四坐来,坎入羲皇醉中境。
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语空自凉。
月光无情本无恨,何事对我空茫茫。
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人月。
一杯美酒蘸清光,常与边生旧交结。
亦不知天地宽与窄、人事乐与哀,
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从空来。
直须卧此待鸡唱,身外万事徒悠哉。

赏析

  自古以来的文人学士多有对月饮酒的爱好,尤其当临近中秋的月圆之夜,更是不畅饮大醉不足以尽其兴致。当兴会酣畅之时,他们挥笔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其中著名的如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皆脍炙人口,传诵不绝。边元鼎这首诗是在中秋前夕步李、苏后尘而写的华章。

  诗人先从对月饮酒的情景写起:在八月十四日的月明之夜,诗人当庭独坐饮酒,梧桐叶无声无息地飘落在辘轳井四周,自然界没有一丝声响,只有金杯引人注目,星光洒在酒杯里透出一片寒光,好一个寂静、清冷的境界!

  但不久,“月明星稀”,中秋月升上来了,星光黯然失色了。诗人独自赏月,恍然进入了天上月宫,蟾蜍弄影,桂树横陈;在那一张像玻璃一样浩瀚无垠的天幕上,只有一轮孤月把空间照得浑然一片白,了无纤尘。初唐诗人张若虚曾写过这样的情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数百年后的今夕,诗人见到了同样的景观,产生了同样的感受。

  诗人继续饮酒赏月,渐至沉醉,于是进入醉景的描写:月夜清风四面袭来,诗人飘飘然仿佛成了羲皇上人。他轻轻地离座唱起月光之歌,希望月亮同他应合。但这月并不像迎合诗仙李白那样“我歌月俳佪,我舞影零乱”,而是“月光不语空自凉”。于是诗人忍不住质问月亮:你本是无情之物,当然也“不应有恨”,为什么要茫然相对,不理睬我呢?这一质问是无理的,正因其无理,才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诗人的醉态,产生了“无理而妙”的审美效果。

  诗人与月亮之间的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呢?在醉意朦胧之中,诗人的审美感觉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与升华,他感到“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上月”,今夜自己所拥有的这一轮明月,与人间世上的完全不同;换言之,要使月亮亲近自己,首先要求自己具有超越世俗的情怀 ,然后才能进入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这样想着,诗人便觉自己的美酒中,也溶入了明月的清光,这清光将与美酒一样,常与自己结伴为友。诗人由此更进一步推想,有酒有月,自己便恍然在天地间浮游,莫知涯际,天地的宽窄,当然不必去分心计算,人间的衰乐,更不必去挂怀了,这月光,真能使他超脱了一切。

  夜深了,诗人也擎不住酒杯了,他醉倒在月下,仰面看着一轮明月。那月光犹如柔和而润泽的玉露,从空而来,整个地包裹了他的身心。他再也不想动弹了,就这样仰卧着,因为他知道,从这时到鸡唱月落,这段时间里,他的身心将得么洗沐,得到陶冶,身外种种俗事俗念,都将悠然远离。这不就是他在月下所要企求的效果吗?他还有什么理由起身离开明月的怀抱呢?

  边元鼎是一位仕宦不达的诗人,元好问说他“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中州集》卷二)。所谓高意,是指一种愤世嫉俗之余的超脱达观之情。本诗抒发作者在超人间的境界中与月亮为友的心愿,正是这种具有“高意”的作品。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
  猜你喜欢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曲阳分散会京华,见说三年住海涯。别后解餐蓬虆子,
向前未识牧丹花。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
蹋雪携琴相就宿,夜深开户斗牛斜。
溶溶花月天如水。阑干小倚东风里。夜久寂无人。露浓花气清。悠然心独喜。此意如何意。不似隐墙东。烛花围坐红。
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
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内廷吴陆善文书,绝代如公可数渠。
科斗他年载深厚,楞伽终日伴清虚。
济时即展经纶业,华国聊施采色余。
想为君王话尧舜,玉堂对罢夜何如。
小驿隳颓不见容,著鞭东走梵王宫。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径通。
唱彻阳关分别袂,佳人粉泪空零。请君重作醉歌行。一欢须痛饮,回首念平生。
却怪老来风味减,半酣易逐愁醒。因花那更赋闲情。鬓毛今尔耳,空笑老渊明。
阳行一,阴行二。
一主天,二主地。
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六主气。

春风吹香出芳林,丛兰开傍西岩阴。几回欲采意不适,路转溪回山更深。

虚堂披图对幽襟,忽如揽衣度崎嵚。杏坛尼父去已远,湘江屈原空独沈。

我方挥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将晚。冰霜欲来侵九畹,兰兮兰兮竟谁管。

人言谢生颠,吾未敢从众。与言世界事,谈言动微中。

即令能颠亦复奇,终胜老生了无用。神州大陆殊可哀,纷纷老朽无人才。

眼中突兀少年在,令我郁郁心颜开。即今时事须放手,安得人尽颠如雷。

谢生言论自由耳,已令世人骇欲死。丈夫何止用口舌,治世界事从今始。

时哉时哉不可失,东南风吹大海水。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腊残朝夕是新春,秀入溪山碧万寻。白发亲逢蓬矢庆,綵衣人奉玉杯深。

风回庭砌弦簧脆,日上帘旌插珥森。敢谓小官无足慰,尽欢菽水亦甘任。

愁边雨细。漠漠天如醉。摇飏游丝晚风外。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旷荡光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洋洋游鱼逝,汎汎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天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洒落群物表,如身在虚空。

虚空复何有,扰扰将奚从。鸟欣暂止木,久在樊笼中。

长公有名言,不可居无竹。仆仆斸苍苔,森森植寒玉。

声来书幌清,阴入酒杯绿。何须更晚食,此君足当肉。

山高白石秀,竹密绿阴浓。窗映风光扫,溪流月影重。

从来英杰自消磨,好笑人间事更多。艮上巽宫为进发,千车安稳渡银河。

一老灭尘虑,七儿同静缘。境超法界观,身作地行仙。

男女非殊相,丹青亦浪传。襄阳聚首话,犹是在家禅。

夜火以细胜,小鼎作蝇语。单衣忽微凉,飘窗一片雨。

凉飔抱之吹,扶以梦中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