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
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黄卷漫穷年,天梯欲上难。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

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
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斯文宗绪自河南,妙处元非故纸鑽。
万里梦归伊阙远,一窗静对玉峰攒。
林深雾豹南山隐,海阔风鹏北溟搏。
刻楮自怜无一补,写心寄与故人看。

何处难忘酒,天涯话旧情。青云俱不达,白发递相惊。

二十年前别,三千里外行。此时无一盏,何以叙平生。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除阳残日在归骖,更莽天峰问结庵。吾子溪山元有味,老夫天地只迂谈。

寻常有酒君须尽,如此无诗雪亦惭。眼底梅花更何处,不寻山店过溪南。

秋云漠漠烟苍苍,芦花初白莲叶黄。
钓船尽日来往处,南村北村秔稻香。

江南文物三槐后,倾坐郎君有阿戎。酌酒初逢李盛宅,说诗频过杜陵翁。

麒麟騕袅归天育,结绿县黎待国工。插架书多须可读,日长山院杏花红。

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灯光入绮帷,帘影进屏风。

金徽调玉轸,兹夕抚离鸿。

烟苍苍。水茫茫。闲访幽人烟水乡。扁舟孤兴长。

蒲含霜。柳含霜。蒲柳萧萧青又黄。水云鸥鹭藏。

名重天阍侍太微,昔年南国秉枢机。人归绿野身犹健,兵满红尘世已非。

止水亭前风淅淅,鄱阳城外草依依。棣华相映人间瑞,节惠隆名世所稀。

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
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云山隐隐草芊芊,水色迷离怪石边。
百啭黄鹂消永日,千寻白练映长天。
竹垂清露添诗砚,燕蹴飞花落舞筵。
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携酒望前川。

高帆挟风色,我行凌长江。金焦碧相映,北固遥苍苍。

蛟龙跋怒浪,燕雀去未央。中流快雄览,客怀慨以慷。

大江限南北,终古阳侯狂。英雄昔割据,恃此为保疆。

本朝驭炎极,亲军留劲良。承平二百载,万里澄扶桑。

岛夷昔逆命,长风驱危墙。机船突淞口,炮火惊维扬。

当关万貔虎,昔壮今何恇。将军苦逃死,敛兵撄城隍。

遂令藩卫撤,开门纳豺狼。何来万鬼雄,啸笑钟山阳。

悬军入死地,兵法非所详。安得习流士,据险扼其吭。

奈何事机误,重使毒焰张。来时望即走,去乃饱自飏。

岂必天险异,或非人谋臧。至今兵死血,浊浪犹玄黄。

哀歌投江水,风悲波浪浪。

佳名谁为榜岖岑,牵惹诗翁蹑屐寻。绿外清风先见竹,静中新啭不妨禽。

沈酣山水真君事,汩没文书岂我心。待拨频烦聊一赏,振衣閒坐洛生吟。

秋云漠漠压天低,秋风秋雨苦凄凄。病人枕上不成寐,落叶空庭络纬啼。

野馆回残梦,江乡忆故人。一官犹苜蓿,三径但松筠。

雾雨南溟路,关山北峡春。折梅未敢寄,细把恐伤神。

枫色红难已,黄从翠处分。偶然乱叶下,风雨似同闻。

谷鸟临寒路,篱花开远云。逢幽无一语,心眼自氤氲。

寻思百二河山壮。更蹠莲峰上。那能牖下死勾莲。恨煞尘缘欲脱苦无由。

故人一觉荒唐甚。娓娓殊堪听。君还有梦到秦中。我并灞桥驴背梦俱空。

  某启: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前书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扬雄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 然而墨、晏、邹、庄、申、韩,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视吾所知,为尚可以异学乱之者乎?非知我也。

  方今乱俗不在于佛,乃在于学士大夫沉没利欲,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子固以为如何?苦寒,比日侍奉万福。自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