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大 一作:太)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桂花它那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其“风度精神”就像晋代名士王衍和乐广一样风流飘逸,名重于时。
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叠叠的花瓣儿,就像一个只会矫妆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气。丁香花簇簇拥结在一起显的太小气,一点也不舒展。桂花的浓香把我从怀念故人和过去的梦中熏醒,不让我怀念过去这是不是太无情了?注释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浣溪沙》的变体,又名《添字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形容桂花色彩的星星点点。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注“一作‘轻’”。按上半阕末句已押“明”字,此句不应重押,应该是“轻”字是。
剪成碧玉叶层层:桂叶层层有如用碧玉载制而成。“剪成”化用唐贺知章《咏柳》诗意。
彦辅:《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注“一作‘大’”。
太鲜明:《花草粹编》卷四作“大鲜明”。在古代“大”通“太”、“泰”。《说文释例》日:“古代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比如《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后人皆读为“太”。在此词中,作者或缘此古例,故“太”、“大”相通。此句是此词的难点之一,也是现存整个《漱玉词》的难点之一,或因此故,竟有不少选注本、乃至辑注本不予收录,即使收录,则极少为此句作注,而关于此句的罕见之
注释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浣溪沙》的变体,又名《添字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形容桂花色彩的星星点点。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注“一作‘轻’”。按上半阕末句已押“明”字,此句不应重押,应该是“轻”字是。
剪成碧玉叶层层:桂叶层层有如用碧玉载制而成。“剪成”化用唐贺知章《咏柳》诗意。
彦辅:《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注“一作‘大’”。
太鲜明:《花草粹编》卷四作“大鲜明”。在古代“大”通“太”、“泰”。《说文释例》日:“古代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比如《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后人皆读为“太”。在此词中,作者或缘此古例,故“太”、“大”相通。此句是此词的难点之一,也是现存整个《漱玉词》的难点之一,或因此故,竟有不少选注本、乃至辑注本不予收录,即使收录,则极少为此句作注,而关于此句的罕见之注释或析文,又不无可议之点:比如“太”字不宜训为“过分”,而宜作“很”、“极”讲,意谓桂花的“风度精神”与乐彦辅极为相像。鲜明:此处宜训作分明确定之义。“鲜”字,《世说新语·品藻》作“解”、《晋书·刘魄传》作“鲜”,宜从《晋书》。
何俗甚:俗不可耐。
丁香千结:语出毛文锡《更漏子》词:“庭下丁香千结”。苦(读作古)麄(“粗”之古体)生: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谓:“苦粗生,犹云太粗生,亦甚辞。”苦粗:当作不舒展、低俗而不可爱的意思。苦:有嫌弃之意。
透:醒。熏透:即被桂花香熏醒。

鉴赏

  这是一首咏花词。咏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态、花性以挥发开去,抒引出词人胸中的万千感慨

  上片伊始“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两句,便如抖开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那黄金揉破后化成的米粒状的万点耀眼金花,那碧玉剪出重重叠叠的千层翠叶,若非清香流溢追魂十里的月中丹桂,更无别花可堪比拟。桂花的花朵娇小无比,自不以妖艳丰满取胜,作者紧紧抓住的是它的金玉之质。笔触显得深刻、自然、贴切、生动。“轻”与“重”是相对的,作为黄金无疑是重的,但能揉而破之化为飞入翠叶丛中的万点黄花,不论在事实上还是感觉上都是轻柔的。

  接下来笔锋倏然跳出,来了句“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从花到人、由此及彼,这既把金玉其质的桂花点活了,也把彦辅其人的风度精神点活了。彦辅,是西晋末年被后人称为“中朝名士”的乐广的表字;因其官至尚书令,故又史称“乐令”。据史传记载:乐广为人“神姿朗彻”、“性冲约”、“寡嗜欲”,被时人誉为“此人之水镜也,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青天也”。于此可见乐彦辅之倜傥非常。然而词人对历史名人乐广之所以崇敬有加,恐怕是离不开时代的原因: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替的乱世,恰像乐广之处于西晋末年一样,乐广能在“世道多虞,朝章紊乱”之际,做到“清己中立,任诚保素”,无疑地这便是身处季世的词人所遵奉的做人标则。若此,则清照将桂比人、将人拟桂,便在情理之中了。“太鲜明”三字是褒扬之词,不论是花中仙品──桂子,还是“人之水镜”──乐彦辅,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

  下片起始也和上片一样,是一副对句“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寒梅、丁香均为芳香科植物,为世人所深爱。尤其是傲霜凌雪的梅花更是花中之佼佼者,清照笔下原亦不乏咏梅佳句,如“雪里已知春信至”、“香脸半开娇旖旎”、“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良宵淡月,疏影更风流”(《满庭芳》)等,竟以“俗”、“粗”加之呢。应是缘于有所“感”而产生的一种情。即如欢乐的人看见周围的一切都闪着使人愉悦的光环,而被愁苦笼罩的人即使看到平素喜爱之物,也会撩起如云涌起理而还乱的愁绪。更词人在这里又采用了抑彼而扬此的手法,明贬梅与丁香的“粗”、“俗”,暗誉丹桂之清、雅,以达到更加鲜明主题的目的。

  结尾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终于点出个“愁”字来。这两句语意自然十分明了,其未点透处却是词人含嗔带斥地指责的对象,不外桂花与梅花和丁香之间,虽皆可诠释得通,如以作者的明贬暗誉的手法来看,这里指的该是金花玉叶的桂花。这个结尾,似是词人谓桂子:我是如此执着地倾心于你质地高雅、不媚不俗,而你却竟以沁人的馥香惊扰了我的千里梦,却也太无情了。

  该词写作特点上片侧重正面描写桂花质地之美,从形到神、由表及里,表现出贵而不俗、月朗风清的神韵,重在精神气质;下片则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衬托桂花的高雅,重在随感,带有较为浓郁的主观感受。上下合璧,借花抒情,便成了一篇回味无穷的小调。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不是潇湘风雨。不是洞庭烟树。醉倒古乾坤,人在孤篷来处。休去。休去。见说桃源无路。

燄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夜读刘虞传,胸坎生不平。无终有一士,烈烈千人英。

栾布不足数,申胥难与京。吾将夙严装,万里从之行。

谁为同心人,千载陶渊明。

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杨十里沙。乌笼白檐凭拣取,麝香李子枕头瓜。

榴花村人义旗起,梅蔚山下行朝峙。桓桓仗钺熊将军,落日光回海云紫。

时先从祖判韶石,心共将军表忠赤。嗟哉天水不复碧,热血射天天为白。

由来胡运无百年,此乡复出东莞伯。东莞山水天下奇,英雄屡见生于斯。

天生英雄付劫运,尤伤心者袁督师。敌方用间朝不知,长城自坏甘人欺。

朱明亡局决于此,何待粤中争立时!北都破败南都弃,三闽四广成何事?

君臣遗冢空残碑,流花桥畔啼鹃泪。尔伯尔侯苏与张,张家兄弟不可当。

苍黄百战野塘死,一死何止流荧光。人言东莞古闻邑,有人吊古编遗集。

六百年来战血凉,夜半灵旗鬼雄泣。鬼雄末造殊可哀,破碎河山莫收拾。

圆头山人尔何幸?东南保障功名立。我爱英雄尤爱乡,英雄况并能文章!

手持乡土英雄史,倚剑长歌南斗旁。

歙溪澄湛千寻碧,中有崎嵚万年石。
腰粗入水始能凿,一砚价直千金壁。
轻丝腻色恍莫分,熟视微见青罗纹。
乃知金线鸲鹆眼,如玉有瑕安足论。

予读柏舟诗,遥遥慕芳轨。两髦实我仪,靡他矢之死。

不谓千馀年,闻风有麦氏。麦氏村家姑,羞与村姑伍。

十六归延陵,茹荼不言苦。拟学双鸾飞,忽作孤鸾舞。

一醮义不忘,妾命轻如土。母也不谅人,烦言益酸楚。

母谓妾无儿,怀中抱孤女。母谓妾无田,衣食在机杼。

妾心一片铁,不入红炉灭。妾心万钧石,不触洪波裂。

发何剪兮元可截,妾心白兮不可涅。柴门寂寞草芊芊,冷落风霜六十年。

六十年中无笑面,此日开颜见所天。潭流山下水悠悠,潭流山上多松楸。

松楸不彫水不竭,清风万古留荒丘。吁嗟妇人谁似麦,心如冰兮肌如雪。

至今热永村边水,流到墓前不敢热。

权珰鼓臂撼太清,九有崩腾如沸羹。攫金白昼作欢笑,饩养枭獍娱心情。

苞苴竿牍势倒海,布流成风谁解改。潘郎猛心猛于虎,万事不知惟荐贿。

东郊恶少张赤髯,欲取潘郎头作醢。横行蹂践一万家,曲眉卷发死如麻。

踆踆赤子走不辍,泪血双滂殷土花。失律谁驱乌合众,狂来跳入姚源洞。

三千性命等鸿毛,快剑长鎗业赍送。天寒岁莫霜雪暗,浮世空悲一场梦。

汝提十万横磨甲,桂海春波觉犹狭。虺蛇积血腥锋铓,蛟蜃残骸牣唼呷。

且看铁骑疾如风,鼠怪狐妖捲地空。宣尼惨淡居夷志,雾释冰消一啸中。

江西句法空公得,一向逃禅挽不回。
深密伽陀妙天下,无人知道派中来。

袁鍊师,好弹琴,不作江南曲,解琴中古音。七轸削玉徽裁金,焦桐黑尾朱弦心。

对之如大宾,宝之甚璆琳。时来为予肃危襟,拂拭顾盼愁不禁。

六月一鼓之,秋风飕飕起云林。十月一再抚,凌厉白云开重阴。

老君坛高夜色迥,神人下听寒萧森。口中六律祇自和,头上三花谁与簪。

忽起抱琴去,振衣度遥岑。手援北斗为我斟,独不乐兮忧骎骎。

苍梧虞舜不复返,帝子佩沈湘水深。不尽千古意,别君清夜吟,遥想相思江之浔。

子真同一性,和靖是三生。山意冷愈澹,月香幽更清。

只应霜雁识,未怯玉龙横。密友惟清士,佳名称素兄。

姓名多已在仙行,见说曾传辟谷方。
未必诏书徵便起,可怜人世老犹忙。
浴蒲磵冷云初湿,种术山春土亦香。
何日此身分半隐,归须先制芰荷裳。

绿树晴阴合,衡茅清昼馀。独怜杜陵客,村坞类贫居。

叠浪千堆霰雪寒,澄渊百尺瑠璃翠。
江皋更展石屏风,特为幽亭助嘉致。

门前乌桕树,树底一人行。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

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

步入泉亭门,苔痕满苍苍。方池广寻丈,照映漪澜堂。

中有赤鲤鱼,斗水亦翱翔。上有玲珑石,拂拭幽且光。

复以甘蕉阴,隐隐闻清香。到此一憩息,顿觉尘怀忘。

穷秋天气少晴明,雨叶风窗夜夜声。
应为幽人听未足,不教骢马出重城。
真不掩伪,曲不藏直。
句里明人,言中辨的。
处处总持,头头弥勒。
拟议思量,当门荆棘。

危楼矗霄汉,搔首旷无边。倚柱心犹惴,凭栏势欲颠。

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不见纯阳子,临风独怆然。

拟亲古镜照心心,来访仙人紫府深。红栈青岑凹凸画,云衣月幌短长吟。

叩门稳卧松间鹿,放艇空张花下琴。两到山中不相见,临风搔首忆刘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