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五更时分一阵凉风从帘外吹进,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想要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能与谁同行?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还在半醒半醉中。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画楼:华丽的楼阁。
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弹:挥洒。征鸿:即大雁。

赏析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发端两句,看似平淡,实最沉痛。“吹梦无踪,”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正在做着好梦。梦中相见,互诉衷肠,两情缝蜷,分外亲昵。孰料五更时分一阵凄风突然袭来,把好梦吹散,致使梦中情事,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依稀恍惚,了无踪影。一是说在漫漫长夜中,二更、三更、四更都悄悄地过去了,直到五更天将亮时,凄风透过帘幕吹进室内,一股寒气直扑过来,人被搅扰惊醒,整整一夜,压根儿没有进入梦境。

  醒来之后,只觉形单影隽,枕冷袭寒,空荡荡一无所有。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正如小晏所说:“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阮郎归》)所以如此,乃缘“帘外五更风”在作怪。“五更风”最会捉弄人,秦少游就曾被它捉弄过。《如梦令》云:“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小别轻分,秦七尚感了无意绪,那死生异路,幽明永隔,除梦里有时相见,别无他法,然而“和梦也,新来不做。”则词人凄苦之情,又该怎样。这两句,实是一种不胜惋惜而又无限憎恨极其沉痛的呼唤。此中情意,在下面几句中,表达得更为深刻。

  词人醒后,抬眼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楼”打入脑际的,便是“重上”。因为在封建时代,妆楼与闺阁,是贵妇人主要活动场所。诸如登楼远眺,凭栏共语,饮酒赋诗,挑灯研读,都是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而这些闺帷韵事,唱随之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一提及“画楼”,不期然而然的会发出“与谁同”的感慨。“与谁同”这一问,既说明词人正处于载独无依的境况中,同时还倾吐了重上时必是孤单单地无人相伴。个中滋味,与另词《御街行》“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所表达的情怀相一致。同样问得深沉,悲切,任何人读了,也会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记得玉钗斜拨火”二句,很明显是从“画楼”而忆及的闺中韵事之一。人的常情,越是在孤寂与痛苦之中,人们越是会常常忆起过去印象最深、极饶情趣的琐事,希望从饱含幸福与辛酸的回忆中,得到一点安慰。如前所述,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金兵入侵前,朝夕相处,研究学问,日以继夜,乐此不疲。“玉钗斜拨火”这节的描写,正是对那时美好生活追忆。“斜拨火”这一动作看闺帷中温卑的意趣,把人物形象活画了出来,使读者仿佛看到词人正手执玉钗,轻轻地拨弄着篆香上的灰烬。连她那兴致勃勃、心情欢快的神情和心灵手巧、娴熟利落的举止,都能体察得出。对当事人来说,这印象实在太深了,时刻不忘,恍如昨事。“记得”二字就表达了这种情意。而人们也能想象到:他们夫妇俩当年点着篆香,相对而坐,望着升起的烟柱,嗅着散发的芳香,冥思遐想,意会神谋,安定闲适,怡然自得的欢乐情景。“瑞脑香消魂梦断,”那一切的一切都象燃着的“宝篆”一样烟消香散,如同被吹散的梦一样,无影无踪,莫可追寻了。“宝篆成空,”份量极重,决不是小别轻分时“香冷金貌”、“瑞脑香消”所能比拟,简直可以说“万事皆空。”

  过片“回首紫金峰”句,上承“画楼重上”而来。“回首”一句,自是载独无依,东西漂泊。欢乐也好,悲伤也好,都在词人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每一思及,总想从这里找回什么,以慰愁怀,然而眼前所见,却是“雨润烟浓”水气云腾,烟雾弥俊,笼翠峰峦,挡住视野,看不到中原大好河山和可爱的故乡,那亲人“千里孤坟”上已拱的墓木就更不用说了。’于是悲从中来,愁思起伏,恰如紫金峰前大江汹涌,滚滚东流,不可遏止。

  “一江春浪醉醒中,”所蕴蓄的愁思,.不仅有己身孤苦伶仃之痛,更多的是国家危难局势飘摇之悲。这险恶的现实和不幸的遭遇,好似一场醒犹未醒的恶梦,噬啮着诗人破碎的心灵。顿使她陷于如醉如痴、迷离恍惚的状态中。此七字蕴义最富,极为含蓄,是全词的警句。陈廷焯说:“情词凄绝,多少血泪,”

  “回首紫金峰,”故乡邀远,往事如烟,词人不禁清然泪下。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这句措辞有力,悲中带愤。“留得”一词,与上文“记得”“回首”一气贯通,使全词结构更加显得缜密。“前日泪”是指国破、夫亡、家散等不幸所积累抛下的痛苦之泪。故乡远隔,亲人永别,千言万语,向谁诉说,她只得把满腔悲痛与愤慨所凝成的血泪,从湿透了的罗襟上拧了下来,对着征鸿用力弹去。

  “弹与征鸿”,化用鸿雁传书事,可与朱希真“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相见欢》)同样设想新奇。但就悼亡而言,则以借用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兄秀才入军》)句意,较为贴切。意思是说望着天际的归鸿,“倚楼无语理瑶琴,”通过琴声诉说凄苦情怀,寄托哀思,柳永所谓“无侈恨一,相思意,尽分付征鸿”(《雪梅香》)、贺铸“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乡目送归鸿”(《六州歌头》),所有词均如此都是这样。

作品争议

  此词最早见于《草堂诗余》,作者署名无名氏。

  后代的著作《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记红集》、《古今词选》皆题作“闺情”。 《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七、《古今诗余醉》卷十、《见山亭古今词选》卷中、《记红集》卷一、《古今词选》卷二、《词汇》卷二、《自怡轩词选》卷一作者都记为欧阳修词。

  其中《林下词选》云:“一本误刻六一居士。” 指出此词被众多古书误题成欧阳修作。

  近代学者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花草粹编》卷五引此阕,不注撰人。《词林万选》注‘一作六一居士。’检《醉翁琴趣》无之,未知升庵何据?” 指出此首词既非李清照所作,亦非欧阳修所作。而且杨慎《词林万选》误题撰人姓名之词极多,一般不足为据,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词林万选提要》疑其书为后人所伪托。此书所注:“一作某某。”不似杨慎原注,殆为毛晋刻《词苑英华》时所加。

由此可见此词在宋代不知作者为何人,而明代之前又被众多文人误记作欧阳修所著,只是在近代被众多考证不严谨的著作记为李清照作品,却无任何根据。所以近代对宋词及李清照研究颇深的学者,如王学初的《李清照集校注》、杨合林的《李清照集》等都把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作品。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宛宛溪流九曲湾,山猿时下鸟关关。
钓矶茶灶山中乐,大隐苍屏日月閒。

三载干戈隔胜游,江山依旧郁相缪。蛩吟砌壁莓苔古,雁落汀沙草木秋。

画角飘江犹北固,白云飞岫认东瓯。凭高望远心如醉,风岸乌巾雪满头。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溺灰不辞辱,箕踞未易诃。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

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

托身事权门,譬如狎彫虎。
餧之得其欲,弭首乃无怒。
苟或咈其心,腾爪必伤汝。
权门爱曲从,破壳出毛羽。
一语不相酬,随手覆尘土。
祸福非不明,焦烂犹奔赴。
耸动会稽山,山前有直路。
铸金不作钩,断木宁为矩。
终岁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栏前碧玉四围宽,满座清风文字欢。
霜气袭人秋更爽,溪光耿月夜生寒。
登临顾我那能赋,姓字从公遂不漫。
此景此时难再得,相思但把锦囊看。
风又雨。吹面落花红舞。把酒不禁春思苦。别离闻杜宇。
叠嶂楼头佳处。犹想襞笺容与。思人云山便好语。莫辞频寄取。

琳琅宫殿本无尘,犹跨青鸾踏紫云。怪得晓来天色淡,海霞都在玉妃裙。

黑云天未厌,清江船不开。客情春草长,国事朔风来。

叹世长卿枕,疑人郭隗台。看君回綵服,拜舞兴悠哉。

月砌啼秋蛩,风枝起夜禽。
洗愁镫下酒,惜别梦中心。
露重惊寒早,更长觉漏沉。
明朝览青镜,玄鬓有霜侵。

朝游双峨阳,暮宿雪堂阴。月落疏钟度,霜寒清夜深。

谈玄析奥义,观妙徵素心。白业傥可修,攒眉重相寻。

中秋看月醉流霞,月里桫椤又落花。老去翻经思古寺,春来乞食向谁家。

三山弱水元无路,七宝恒河更有沙。他日升堂重论法,莫嗔身坐白牛车。

陈国郑东门。
古今共所知。
长袖暂徘徊。
驷马停路歧。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百年诗老卧空山,犹忆当时语带酸。
赢得儿童唤夫子,可怜名位只都官。
手编新史唐文备,骨立残碑汉籀漫。
落日牛羊上丘陇,草埋翁仲独蛾冠。

心期汗漫卧云扃,闲向春风倒酒瓶。满地新蔬和雨绿,映窗丝柳袅烟青。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上流莺独坐听。

忽忽百年行欲半,看看少壮是衰形。

羽盖夸胡兽猎行,龙旂出塞犬羊平。
宣府开为射熊馆,洋河筑作受降城。
白云冉冉度南园,绿柳明花处处然。
云物无心心自适,优游无我我忘年。
船子下扬州,浮萍逐水流。
一声河满子,千古动悲愁。

南军苦守过中秋,械尽粮虚似楚囚。火箭已穿鹅卵鼻,霜旗莫蔽凤皇头。

谁怜忠义诸罗县,休问荒凉直隶州。昨夜将星潜徙度,郡民浪说尚依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