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张陈父子游,乃为白刃仇。萧曹平生欢,亦作睚眦雠。
交合名利间,安得无后忧。商山有四人,衰老俱白头。
但食岩谷芝,终身不相尤。未必能独贤,苟云无他求。
古称结交难,成败视此由。作诗告同心,市义诚足羞。
坛畔苍松缀紫苔,远公曾记昔年栽。不教秀色流华屋,只放疏阴覆讲台。
愁为石化将鳞去,喜作涛鸣杂梵来。却忆吴山五千树,寸秧尽是老龙材。
雪峰在何许,楼倚青霄端。每来注心目,不觉生羽翰。
终藉好风力,云散银阙攒。只履西归客,应笑空倚栏。
草生磐石上,根深石不露。水流磐石间,风吹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