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玉牒名高代小侯,尺书遥问鹔鹴裘。日摇花影开朱邸,河转波声满白楼。
积雪空歌梁苑夕,浮云不断蓟门秋。汾阴只道扬雄赋,七略何人更姓刘。
空庭香雪夜生辉,除却梅花见总非。一种风情还自别,始知西子胜杨妃。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殢春寒。
野客爱清溪,翛然净心迹。仰聆松上风,俯见潭底石。
云林兴无远,鱼鸟欢自适。坐待山月高,鸣琴送遥夕。
曾饮乌龙泉,为爱乌龙井。不辞登降劳,迢迢越南岭。
石散驼马群,树结龙蛇瘿。遂坐泉上亭,聊以观我影。
岁久科斗灭,朝塞辘轳静。徘徊不忍去,胜处心已领。
有约待春深,携客来煮茗。
三载依依玉镜前,旧梳妆处最相怜。不知今后红窗里,又是何人点翠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