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谿鸟尚相依。阮咸贫去田园尽,
向秀归来父老稀。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一径寻村渡碧溪,稻花香泽水千畦。云中寺远磬难识,
竹里巢深鸟易迷。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已分依人老,犹期振袂不。
有愁供白发,无力买青山。
北驾方传跸,西师已度关。
孤臣忧国泪,东首落余潸。

叹息归来晚,园林亦自都。疏篁新茁笋,乳燕倍添雏。

喜雨诗成轴,看山画作图。酱醯资豆麦,伏近笑无储。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顾我疏慵老山野,却骑归马背斜晖。

韶光催去太无情,只为东君去住轻。
虽欲迟留芳径里,如何禁得杜鹃声。
桐花快落迟风老,梅子微酸晚雨晴。
从此嬉游时节少,不须日日报诗成。

大隐羊城过几寒,两湖三岛怕人看。欲移枕席无人地,直向祝融峰嵿安。

雪压小桥溪路断。独立无言,雾鬓风鬟乱。拂拭冰霜君试看。一枝堪寄天涯远。
拟向南邻寻酒伴。折得花归,醉著歌声缓。姑射梦回星斗转。依然月下重相见。
寺隔残潮去。
采药过泉声。
林塘秋半宿,风雨夜深来。

天半峨嵋落照边,汉川东与蜀江连。万金散尽犹存骨,一剑长留岂学仙。

秋水欣逢东海若,马蹄难遇九方歅。穷途我自怜空手,洒泪相看大别前。

而今怕听相思曲。多情蹙损眉峰绿。惜别上扁舟。望穷江际楼。
蛮笺封了发。为忆人如雪。离恨写教看。休令盟约寒。

短栏孤艇倚中流,历历江山拭远眸。溪影翠摇堤畔柳,波光晴拥驿边楼。

宦途故旧多青眼,尘世功名尽白头。篷底才怜宁寝夜,又飞清梦绕皇州。

冥冥商岭叟,晔晔紫云芝。本为留侯出,翻令汉祖知。

羽仪聊可挹,矰缴竟安施。回首故山寂,功成自此辞。

春山愁,秋水怨,斗下两行珠串。梅子雨,蓼花霜,长亭十里妆。

和月说,因风咽,一一莺喉燕舌。帕上点,枕边声,声声点点情。

娲皇失补天南角,一道银河落君屋。又疑元气自周流,不然泻尽谁能续。

瀑边老桧尤可人,髯疏骨瘦皮鳞皴。崩崖欲压全不惧,夜半潜蛟暗来去。

客里新年思不禁,篷窗拥被自孤吟。烧镫门巷烟花滥,湿雪楼台爆竹瘖。

骥伏渐消豪士气,鸿嗷难遣故园心。梅开邓尉无多路,梦里冲寒试一寻。

一麾远守闽中郡,何日重闻阙下钟。本为睢阳聊屈黯,应知渤海即还龚。

春庭草色埋三木,夜卷书声蔼四封。儒吏名家真不忝,士民私幸属鋾镕。

仙人与王质,相会偶多时。
落日千年事,空山一局棋。
树高明月在,风动白云移。
未得酬身计,閒来学采芝。

城里三山占越都,相望楼阁跨蓬壶。有时细雨轻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