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出句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本来是平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永。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颈联承上“诗酒”,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以豪饮著称,他曾到过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诸作;杜枚作过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荡不羁,多有抒写艳情之作,故说“倡情”。两句是说,李谪仙往年狂饮之处,后来建造了颠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处,后来建造了冶思楼。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两位大诗人当日的文采风流,如今问起当地州民,竟浑然不晓,只有那诗人登临过的齐山,依旧俯视着寒流。春秋时,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临淄,想到人生难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旷达,反其意而作《九日齐山登高》,说:“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而今,登齐山的古人固然长已矣,即便是他们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见,不仅“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万岁”,也大为靠不住。此联暗用杜牧诗意,翻进一层,一结苍茫悠远。
珠箔舞蛮靴。浅立氍歈宛转歌。忽换猩袍红烛艳,瞧科。
锦伞将军小黛蛾。
鬒发尚盘螺。一瓣丝鞭燕尾拖。为待情人亲解取,谁何。
春草江南细马驮。
昔隶走厮班,蓝褛襟无完。畚帚囹圄墙,墨面除矢菅。
今乘薄笨车,出入公府门。公府面下阶,并坐称弟昆。
文履何橐橐,高冠何轩轩。游蜂自为目,竦鸢自为肩。
狐鍊蛊媚工,虺窃张弛权。居然列?绅,阀屋华楣櫋。
明珰双姣童,抱觯趋玳筵。按簿稽宅田,馀畜千金钱。
金钱民脂膏,田宅公家捐。一朝为若有,道路皆流涎。
道路怵迫徒,趋跄恐难前。或苦身势微,敢愤未敢言。
朝蕣学女萝,上欲松柏缠。黄雀不值庖,乃复同鹰鹯。
岂真天地仁,不于垢腐偏。假可名器轻,心使志士寒。
野烧无久炀,善自戢其奸。缚骭驱黔驴,何炫珊瑚鞭?
赤云日东江水西,榛墟树孤禽来啼。语音哀切行且啄,惨怛若诉闻者悽。
静察细忖不可辩,似呼郭公兼其妻。一呼郭公两呼婆,各家栽禾栽到田塍,谁教检取螺。
公要螺炙,婆言摄客。摄得客来,新妇偷食。公欲骂妇,婆则嗔妇。
头插金,行带银。郭公唇乾口噪救不得,哀鸣绕枝天色黑。
四纪归坤极,三朝赖母临。德齐先后懿,恩及圣君深。
册宝追崇祀,衰麻欲报心。哀荣千古事,谁复嗣徽音。
绛萼朱英树树斜,一尊拟醉赤城霞。自怜东阁侵寻卧,辜负名园烂熳花。
不分青莲专胜赏,长歌白雪借秾华。云窗应有新篇积,可少传看结社家。
《蒹葭》白露早为霜,乘醉归来兴益狂。贺监偶然眠水底,《秦风》宛尔在中央。
浴沂此日休相笑,觞洛先时去不祥。灵运只今佳句在,多缘春草近池塘。
孤亭瞰平野,双溪分两腋。野阔春风香,溪晴照人碧。
我来亭上天欲春,溪声野色争赴人。胸中丘壑相映发,翛然便欲乘飙轮。
惜无妙手王摩诘,半破鹅溪重画出。溪山应喜得赏音,尽遣烟霞供落笔。
我嗟吟鬓犯车尘,一凭危栏眼界新。寄谢溪声与山色,他时来作个中人。
十载相依情性同,一朝死别恨苍穹。前尘似梦难追忆,白日西飞水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