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吴越龙蛇年,大旱千里赤。寻常粳穄地,烂漫长荆棘。
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炎暑漫厉气,死者道路积。
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是时西羌贼,凶燄日炽剧。
军须出东南,暴敛不暂息。复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吴侬水为命,舟楫乃其职。金革戈盾矛,生眼未尝识。
鞭笞血涂地,惶惑宇宙窄。三丁二丁死,存者亦乏食。
冤对结不宣,冲迫气候逆。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安得凉冷云,四散飞霹雳。滂沱消祲疠,甘涧起稻稷。
江波开旧涨,淮岭漫新碧。使我扬孤帆,浩荡入秋色。
胡为泥滓中,视此久戚戚。长风卷云阴,倚柂泪横臆。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
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之,来自鉴湖边。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
佩珑璁,冠昱爚,组蝉联。眼前富贵馀事,所乐不存焉。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星沙炳灵,仙李有故柯。星沙炳灵,仙李有故柯。风霜不摧,雨露何多。
度索山中,蟠桃同花。歌以言之,仙李有故柯。
香雾霏霏晚渐收,冰轮碾破一天秋。便邀东海骑鲸客,同上西家拍酒楼。
不向此时拌一醉,更于何处散千愁。年年八月如今夕,永结无情汗漫游。
玉立簪缨底,平生耻自媒。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
母子承恩矢报君,鹓班空点愧无勋。恤私独获叨休沐,侍养时闻教慎勤。
白粲尝芬携倍足,春醪御旨彻还分。潘舆自览王畿出,遍识江南草木熏。
非道亦非律,又非虚空禅。独守一亩宅,惟耕己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