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孙枝郁郁遍三秦,溜雨笼烟不记春。若论花黄忙举子,已曾忙过九朝人。
范公命世才,志欲清禹甸。高名冠礼闱,直道行谏院。
气节凛霜柏,精神烂岩电。常怀天下忧,每恨党锢传。
买田赡贫族,貤恩贲幽竁。致君岂无术,不采羞自荐。
身未安朝廷,勋已树方面。稍亏一篑成,俄感两楹奠。
相业贻后昆,源深流益衍。峨峨天平山,先茔神所恋。
灵斿溯天风,□捷百夫牵。堂高庙貌尊,寺近法轮转。
帘静香更清,庭幽香逾茜。侯邦秩春祀,辟户丹青绚。
系牲有丰碑,孰敢易以面。忠孝结人心,异代民不倦。
兹游及初夏,乔木鸟声啭。遗搆指吴宫,往事鄙勾践。
至今十载后,红膏汗苍巘。青松自高卧,日出露光泫。
衣从空翠沾,杯带流霞咽。溪声碎珠玉,势若疾飞霰。
肩舆去如飞,侧径不容眄。人归华表鹤,石化洞中燕。
惟有白云居,不知陵谷变。一亭俯流泉,颇觉游览便。
龙门快先登,卓笔喜遥见。山形如罘罳,回合护台殿。
一宿赞公房,莲花催晓箭。芳题勒岩壁,清饮却歌扇。
平生子长游,奚暇论封禅。纪行诗固奇,属和语多谚。
真同雩咏归,宁狂不为狷。识琴谁似邕,知玉莫如卞。
珠履三千客满庭,平原使君见皆惊。杀身不听朱英策,空负当时好士名。
步蹑金鳌傍紫霄,宫墙周望郁迢迢。昭阳树色连西苑,太液波声出内桥。
殿栝苍虬云气吐,露荷仙掌日华摇。琼签忽听传壶史,昼漏沈沈籞宿遥。
好月不常满,流波无重回。为妇被弃捐,委落同枯荄。
君子申信义,三载亲结缡。既得托仁宇,永谓亲光仪。
整我玳瑁簪,洁我翡翠帷。膏沐不时御,为君修容姿。
君痒妾搔背,君饥妾视炊。君坐侍茵席,君行随履綦。
君喜共愉悦,君怒同凄悲。身影两依附,清浊谁见嗤。
长风从西来,比翼吹参差。时节一朝异,言语乃致危。
霜威厉严冬,勿复回春熙。夹道蕙兰花,下堂不能顾。
昔年从此来,今日从此去。妾来兰蕙芒,妾去荆棘长。
含冤不用白,所虑君凄凉。君意本相亲,弃捐由妾命。
君听偶不聪,岂谓出本性。不惜弃妾身,惧伤君子情。
菅蒯虽见遗,君岂忘平生。文轩临玉墀,昔时燕坐处。
今应以妾故,寂寞当日暮。流苏宝象床,鸳鸯昔双宿。
今应以妾故,明月照单独。席上鹦鹉杯,壁间文绮琴。
俱应以妾故,流尘日相寻。兰房深窈窕,留待新人入。
愿言胜故人,毋使君意失。百番拂君意,岂无一日好。
丑行在君心,勿为他人道。他人萍水俦,君妾昔绸缪。
他人鄙妾行,亦复为君羞。广袖合欢襦,昔时君家物。
持归不忍浣,上有君手泽。宝镜玉龙缠,妆台旧绣奁。
贻留照新人,似妾依君前。君为杨柳枝,妾心杨柳丝。
摇落有时遇,缠绵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