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盈盈金色带秋光,淡淡仙妆只着黄。尝共故人休独乐,笑同今日更谁忙。
方嗟老取年华近,尚喜花留日数长。为掇繁英还为撚,莫辜纤素在君傍。
悠悠君何之,茕茕妾影只。萧萧两鬓丝,寒衣不堪织。
纵使堪织衣,练能成几尺。西窗暗雨鸣,孤灯耿复灭。
君心如妾心,妾心匪木石。
鹭行趋命日,蝉翼耸身时。树落千山色,风生万壑悲。
含情辞故里,挥涕恋先祠。莫使东园秽,归欤已有期。
休洗红,洗多颜色坏。东园桃李花,阳春不相待。去时罗衣薄,来时罗衣寒。
天风日暮急,举袖君自看。鸣蜩札札落柳枝,深闺年少犹不知。
少年休恃少年误,我亦从来做少年。失着一鞭向前去,望洋今日叹流连。
撞破烟楼固未然,唐摹晋刻绝相悬。莫将定武城中石,轻比黄閍墓下塼。
丛篁偏映寒云色,古石犹凝碧藓痕。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吴门风雨听鸡声,共被君家旧著名。鼓瑟耻为齐处士,传经犹是鲁诸生。
孝能继志由天性,淡以论交见古情。一榻东邦三皂帽,幼安千载有同盟。
遥指行庐入暮天,营依一匝短轮连。黑风饮马人呼井,白雪眠车夜裹毡。
强抱梦魂来断碛,又听轣辘起荒烟。柳条数问边门路,传道冰沙不易前。
微雨才沾麦脚,软风刚报花枝。田舍春光几许,江南上巳临时。
冷云低幂帘栊影,秋阴酿来何骤。细不成丝,轻如散曲,作弄霜威僝僽。
霏霏住否。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
侵寻时序逝水,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翠减宫槐,华开野菊,又是授衣时候。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羡到栖鸦,卜居浑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