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璎珞树歌

破山之麓兴福寺,庭有双珠树。状为缨络抱佳趣,上有虬干干青云,下有垂条苍苍拂行路。

传闻植自齐梁间,龙山北涧诗未删。名贤新声更间起,野人对此怡心颜。

兹树笃生有妙理,左兮开花右结子。山鸟不敢巢其巅,猿猱鼷鼠不敢穴其里。

岂曰硕果宜留存,天地亦若为尔培灵根。或欲斩其根,披其枝,当风杂叠摧烧之。

树若有灵听我前致词,泰山山头千尺松,只今已受秦皇封。

斧斤柯石遍海内,尔树安得仍以不材终。君不见七星坛前七株桧,昭明手泽今何在。

又不见三峰数仞丹桂花,可怜劖削无萌芽。万物成毁固有数,生无挂碍死无怖。

尔住四高僧前千百年,闻吾此言当恍然。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猜你喜欢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荒村日晴雪犹积,系缆焦公山下石。
江翻断崖石破碎,瘞鹤千年有遗迹。
瘦藤百级断上方,浮玉南北法中央。
樯午如林出烟浦,酒船远与帆低昂。
老鸱盘风舞江南,杀气淮南望中见。
神龙只合水底眠,为洗乾坤起雷电。
观音岩前竹十寻,大士不死知此心。
醉归更唤殷七七,賸种好花开鹤林。

霜神亦有丰韵,未可寻常等夷。赤尽江头枫叶,却能遍护花肌。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眼高不肯住清都,梦绕江南水竹居。却入青原更青处,饱看黄本硬黄书。

剪裁风月聊堪醉,拆洗乾坤正要渠。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北第似林庐。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屋下何妨架屋重,规模不与俗人同。
君看万象森罗处,岂有织毫碍太空。

墙根野菊自烂漫,新黄琐碎无人怜。幽芳不扬抱隐德,僻地萧条宜养贤。

聊因杯酒少慰藉,三嗅三叹秋风前。

故居移杏圃,新宠沐枫宸。天马飞黄日,云龙际会辰。

华陀初入魏,扁鹊旧鸣秦。术妙乾坤秘,功存社稷臣。

东衢迎宝镪,西第拥朱轮。家是华胥国,人呼有脚春。

翻嗟缝掖士,章句老风尘。

写到黄花韵更高,墨池秋水染鹅毛。幽香一掬谁分得,知是并州快剪刀。

发鞍踞平陆,秣马青山阿。浊酒炙枯鱼,鼎食何必过。

今我乐矣,自春徂秋。高人用息,志士乃愁。终风急雨,恐撼吾楼。

楼有真人,邈不可求。求而得之,泛我轻舟。三山何许,垂老一游。

石川野航,曰予销忧。龙骧虎变,挟小九州。

秋深才得返乡闾,弱弟偕行赋《遂初》。衣上辛勤慈母线,箧中珍重故人书。

白云红树堪移棹,万壑千峰拟结庐。到日松楸亲拜扫,山田犹待把犁锄。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候。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壁立崖颠谁共攀,林泉幽僻隔尘寰。行云流水缘何事,笑看青山似我闲。

峄峰累嵯峨,秋磴纡回互。履节展高兴,呼侣逐幽步。

鱼贯下曲窦,猱攀凌窄路。沈入沓书冥,渐出豁天曙。

巨石忽硉矹,夹溪相牴牾。飞梁悬千仞,微命争一度。

过险悔轻蹈,定性却重怖。默默立巉岩,遥遥肆指顾。

感秦失乐石,怆纪余荒墓。兴废由化迁,年寿谁云固。

安得偕云车,长与列风御。何必采茱萸,褰裳湿寒露。

万籁沈沈户不开,一帘花影月分来。鸡声且莫勤催晓,恐有辽西梦未回。

西台恸哭血沾巾,百结麻衣剩一身。地北天朝抛骨肉,魂来梦往傍君亲。

孔融收系无完卵,张俭流亡少故人。支遁峰前聊寄迹,此生长作宋遗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