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写得深沉、抑郁,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容量甚大,耐人寻味。
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是在当时也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
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是被后人推崇引用的名句,常用来说明在文艺创作上刻画人物时,外表好写而内心世界和本质精神却不易写的道理;或者说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质是不容易的。
阿旦东山著乾坤,十雨世界三登村。阿安东山著一身,白云保社明月邻。
此山祗合馆此客,千载阿谁敢争席。赵侯玉立隆准孙,洗空凡马追古人。
千山万水略行遍,一锥卓住东洋岸。东洋山麓东复东,筑堂折简招两公。
倒提北斗酌银汉,灵山作樽江作钟。浩歌小袖经纶手,笑与两公举天酒。
东山今属赵家庄,敬请两公迁别乡。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三泉漱玄根,九阳晞素苗。衡星霜光晶,香气何飘飘。
东林生玉树,西畹生兰翘。懿此葳蕤茂,感彼芸黄凋。
采为仙人食,千载通一朝。金童酌霞醴,神女弹云璈。
顾视西王母,翠发如陵苕。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供奉殿上靴,能驱力士辱。彭泽腰间带,不为督邮束。
拂衣归去来,时异神相瞩。高风邈何存,青莲与黄菊。
赤舄三师贵,诸公百里封。旧勋兼注意,馀事寄明农。
哀动襄阳市,悲残郑国舂。空馀灵寿赐,无复见临雍。
秋雨连绵失所天,又闻鹿豕占馀田。可怜生计归黄叶,无奈飘零不值钱。
诵君赠遗诗,吃吃口不倦。相从曾未款,取别宁我愿。
竟乖卜邻约,遂作抟沙散。君如不我忘,我复何所恨。
临觞送君发,正值榴花时。雨过风萧然,空江浪迟迟。
行行君所经,冉冉予所历。若宿伊阳村,为望嵩山月。
致我平生友,寄我一行书。相看成契阔,鬓发复何如?
陈子未相识,相思亦已久。为我一问之,知有南村否?
归云带雁飞,清霜点客衣。旦晚有题字,应报溪南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