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道侍郎挽词二首

南国频移镇,西清叠进班。
衮衣元缱绻,贝锦谩斓斑。
斜日逢单阏,流金识大还。
惟馀千字诔,传诵满人间。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猜你喜欢
惨惨霜林冬欲尽。又是溪梅寒弄影。矮窗曲屋夜烧香,人已静。灯垂炉。
点滴芭蕉和雨听。约个归期犹未定。一夜梦魂终不稳。知他勾得许多情,真个闷。无人问。说与画楼应不信。
悠悠汉水长,剡剡楚山密。
若与心目期,争从窗户出。
太守朴鄙人,迂无适时术。
治民务不烦,得以偷暇日。
北城最频登,局促谐旷逸。
云根辨毫芒,鸟背临嵂崒。
亦以乐宾游,岂惟慰衰疾。
欲寄别后情,嗟无少文笔。
五十为衰始,仍馀五岁衰。
双眸不明鉴,残鬓已纷丝。
铜虎虽频剖,荷囊信滥持。
何须依老格,先作故山期。
刀匕初无欲凊人,如何龟鬼尚嫌嗔。
翛翛短褐方炀火,冉冉青烟已被辰。
邂逅焚巢连鸟雀,仓黄濡幕愧比邻。
王阳幸有囊衣在,报赏焦头亦未贫。
枕上功名泪不乾,镜中勋业老犹看。
起家喜有千金子,入手缠沾九品官。
衮衮天朝来晚贲,匆匆人事异悲欢。
最怜当日称觞处,桂茂兰芳萱草残。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梦缠绵,魂怨抑。前事漫思量。朱楼高处见垂杨。那信是他乡。

莺自怜,花自惜。此意甚人知得。缕金鸂鵣绣罗襦。

曾有泪痕无。

墨沼苍龙蜕骨坚,冰霜难犯地炉边。送来雪里寒威重,领取春回煖律先。

炙手何劳争倚附,熏心喜见息风烟。乌金声实真相称,不朽精神藉火传。

东郡何能抑上才,召书看即日边来。名醪价重诗篇好,㮰泛西园感遇杯。

促宴引枚邹,中园观兽侯。日度■阴广,风横旗影浮。

移竿标入箭,叠鼓送争筹。附枝时可息,言从清夜游。

聪明要是读书人,占艺名家事事精。试问五星严叔遇,更无三个蜀君平。

的言尽中尤其中,真术如生不是生。有伎不须人借重,伎高翻觉我言轻。

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
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

君行不得送,怨恨若为平。尘隔长安树,烟迷上苑莺。

关河万里道,风雨十年情。重别心如醉,长歌涕满缨。

朝廷虚衮职,海内尽戎兵。岂是无山甫,谁能惜贾生。

衣冠辉琐闼,谏疏耀承明。即喜朝阳翼,翻为濒海行。

三山沾惠泽,百粤见澄清。远拟丹心迥,时瞻北斗城。

客里重阳菊正香,衡文事了促归装。弟兄未尽登高兴,仰看青云数雁行。

□□□□□□□,纷纷红紫簇虚檐。山光不肯饶春色,故向花间出数尖。

还望梅峰半,茅斋起寂寥。径通岩顶石,楼瞰海门潮。

蝉嘒风中竹,蜗行雨后蕉。澄心点《周易》,滴露在林椒。

昨夜宿云门,晨兴事清盥。萦纡出松径,犹见明星烂。

顷时岚雾收,旭日乃始旦。岩峦迫回合,苍翠正凌乱。

前瞻化鹿峰,隐约钓台畔。溪明鱼自跃,筱密猴相唤。

谷口闻鸣钟,林端辨烟爨。今为祇树林,旧是平阳观。

盛衰固有由,兴废何足叹。

问澄清何日,驰骋中原,已著先鞭。击碎江流楫,把一腔幽愤,洒上蛮笺。

几番海客归去,依旧念家山。算跃马狂歌,钓鳌豪举,无限悲欢。

往迹重回首,但百端吟绪,一抹寒烟。橐笔投戈后,更玉田词律,细入毫颠。

咳唾便生珠玉,沧海漫道遗捐。万事付瑶琴,伊谁解悟心上弦。

神州回首尽飘蓬,万叠楼船血战红。银海有灵悲帝子,铜驼无路访行宫。

烽连草树氛尘暗,云掩河山杀气浓。万代忠魂多积愤,杜鹃啼恨哭春风。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峡中三百六十滩,岂无险过瞿塘者。汉阳李翁业操舟。

来往峡江江上游。甘滩湍急某滩险,篙师敛手长年愁。

石骨粼粼水中起,巨者如峰小如砥。石势所激滩势成,险处在山不在水。

山势一曲江一湾,峡江治水须治山。山险可开石可凿,禹力未到翁心殚。

先凿黑石次乌石,得寸则寸尺则尺。万夫锥凿响不停,坐遗巉岩化衽席。

红石近在彝陵城,山势所触惊涛生。凿石须趁江水落,投书欲与江神盟。

君不见太华巨灵擘,二山夸娥移,异人异事古来有,昔者所闻今见之。

又不见五丁开蜀道,李冰凿离堆,翁心实心力全力,何虑万叠青崔嵬。

开山用煤兼用炭,石痕裂若春冰泮。我意芦灰用更神,能使南山白石烂。

更有青滩与叶滩,与翁努力共随刊。峡江化作平江路,无复人间蜀道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