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词以兄弟相见为脉络,充满对知命的赞扬,同时也感伤叹喟,表现了兄弟情深。
上片叙述知命不远万里前来贬所看望词人,兄弟秉烛相对,恍若梦寐,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喜之情。“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这两句是说,你携着我的妻儿一路跋山涉水,穿越那古代吴、楚两国的边界,千里迢迢来看我,真是不容易啊。开首两句极言路途之坎坷遥远,对弟弟不因自己遭贬而稍移兄弟之情,不远万里前来看望自己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吴头楚尾”的说法含蓄别致,足见词人在遣词造句上的讲究。“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兄弟二人别后在离家万里的黔州重逢,且在作者遭贬之际,当两人秉烛相对时,真像在梦中一样。此情此景,真不是是两人所曾预料到的。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对兄弟重逢的惊喜之情。“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喜事,更不必说是手足情深了。而且此时的词人无故遭贬,思想极度苦闷孤独,所以当看到兄弟妻儿出现在自己眼前时,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片触景生情,向兄弟敞开心扉,对未来的生活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成蹊桃李,这里借用来称赞其弟黄叔达。两句是说:如今的你品行高洁、才华出众,如同那虽不夸耀自己却艳丽芬芳的桃李一样,备受时人赏识和推重;哪像我,仿佛那幽居深山草堂的松桂。词人以“松桂”自喻,表现了其遭远谪的处境,而且因“松”为“岁寒三友”之一,“桂”花虽不艳,其香却馥郁,它们都有君子才美不外现之品,以之喻己,于萧瑟中亦含少许自许和不平。“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如今的两人,处境和精神面貌都迥然不同,一个春风得意,一个心如槁灰;一个如阳春的桃李,一个如寒冬的松桂。作者希望弟弟不要嫌自己心灰意懒,情绪低落,因为他对将来的前途已不抱什么希望了。词人在莫名其妙地以“诬毁”先朝之罪被贬谪黔州后,自言“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号其所居为“槁木寮”、“死灰庵”,可见其心境之消沉落寞。如今面对自己的亲兄弟,满腹悲愤和辛酸涌上了心头,故能敞开心扉,流露出深深的悲观情绪。
这首词语短情深,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深挚情意,其中蕴涵着深深的人生沧桑之感,读来颇能引发共鸣。作者运用其作诗的遒劲笔法,放笔直抒天伦情谊,质朴浑厚,为宋词中之少见。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当时的黄庭坚身在贬所黔州(治今四川彭水)。一说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当时黄庭坚在戎州(治今四川宜宾)。
登高丘,望远海。身居㟪垒间,目极苍茫外。神游八表纵大观,气嘘千丈发长慨。
直从混沌凿破初,大遍虚空无尽界。天于子会开一元,地自坤隅分两戒。
山万重,水千派,神禹劳劳躬四载。野外脩途七圣迷,海上神山六鳌戴。
波涛汹汹泛苍溟,沙漠茫茫连紫塞。岂不欲鼓枻登瀛洲,却愁弱水难胜芥。
岂不欲振策赴瑶池,恨无神骏能历块。不如振衣千仞冈,老眼空明无障碍。
近山列翠屏,远山抹青黛。大华三峰势若蹲,黄河九曲流如带。
舜功封浚四海同,禹迹平成万世赖。三十六洞天,处处藏神怪。
七十二福地,一一异姿态。驱山走海入双瞳,咀今嚼古供一嘬。
山岳降神生异材,景物因人成胜槩。安期竟不来,汉武空相待。
岘山依旧存,杜子今安在。挂剑殊非昔日坟,钓鱼乃是今时濑。
赤壁人寻折戟磨,浯溪客打残碑卖。往古来今,倏成忽败。
物理不齐,时光难再。扶世教者何人,历变故兮几代。
古迹日巳湮,昔人日巳迈。琼楼玉宇不胜寒,民堕颠崖苦凋瘵。
重衾春暖梦无鱼,破釜尘生色如菜。口谈诗礼半盗儒,醉拥韬钤多债帅。
惜时感事气填胸,以手抚摩聊一慨。君不见地为舆,天为盖,人在其间稊米大。
分明芥子纳须弥,毛孔真能容渤澥。逐日何须随夸父,步地谁云有章亥。
请学尼丘古圣神,越过东山登泰岱。
别时容易见时难,无计相留看牡丹。去向洛阳城里过,不知何处可凭阑。
坏色鸾纹几劫尘,当年宫事谩题论。承恩特请饥民绘,天子呼来善女人。
女方寻九鲤,余苦忆丹丘。蓂荚生无尽,璚花采末由。
兔园枚叔侍,牛渚客星浮。杳杳孤槎外,相思天汉流。
少年曾殢南山胜,画舫笙歌日日来。第二桥边春水满,晓晴芳树散轻埃。
话沧波路断,又燕市,看花回。指苑树栖鸦,城蒿卧马,春敛余悽。
宫池。去人未远,祇惊尘、黄日隔天涯。闲泪临风自落,宦情如雾都迷。
参差。相见更何期。谭笑忆当时。有直阁吟笺,斜街画本,曾和荒词。
轲离。旧游漫问,但过江、名士鬓成丝。惭愧归无三径,折腰还道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