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滁而特立;下则幽谷,窈滁而深藏;中有清泉,滃滁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滁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与客携壶上翠微,千家山郭静朝晖。平沙渺渺来人远,黄鸟时兼白鸟飞。
漏泄春光人未知,轻红已透最高枝。洗妆自有天然态,尽道冰容不入时。
寂寥古春州,环堞依列岫。森严类卓锥,妥帖如伏兽。
厉气一滃渤,亭午失清昼。猛汉掩袂过,肥男堪一瘦。
敛襟思往昨,见说即眉皱。孰知漂流人,山谷几辐辏。
见我骑马来,奔波拥先后。相公请下马,听我陈哀疚。
厥茅虽可诛,厥壤虽可耨。其如氛祲多,一疾辄无救。
老妻委沟壑,洒血空满袖。跳出鬼门关,残生幸脱漏。
哀哉胡不归,蹇兔避蒐狩。逆顺多门途,诛求苦难售。
众官树声誉,割剥戒迟后。试用此情推,造心何太缪。
谁挽天河四月翻,山云晓护使君轩。蒲葵半亩晓红湿,鸂鶒满塘黄浊喧。
塍溜暗添秧下水,庖烟远驻竹边村。怒雷莫促乖龙急,枯槁惟宜霢霂恩。
江北鼠,口衔尾,结伴成群满沙觜。飞尘满野,烈日在天。
江北农人,忧心如煎。江南稻秧齐,沃土不须雨。同类渡江,适此乐土。
楚豫稻粱,堪足天下。今年不雨春复夏,估不开仓谷添价。
鼠乎鼠乎,勿食禾黍。禾黍食尽,及尔同死。
帝室经营始,高州馈饷多。犹存数纸在,已是百年过。
勋业麒麟阁,英雄《敕勒歌》。汉廷功第一,只合数萧何。
皇天夜雨金,万夫朝死斗。牟平土不谷,民穷何述富。
帝敕金星下,驽力试补救。又恐逸则淫,金沙杂纷糅。
拣之更鍊之,辛苦同芸耨。我行升高山,下视人辐辏。
询云淘金户,蠕蠕聚万首。稍近皆败絮,腾趠如猿狖。
此邦本不肥,尔生亦太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