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1305) 字隆吉,湘州(在今湖北)人,迁镇江(今属江苏)。咸淳四年(1268)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入师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时往来茅山中。《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鸟声春渐长,烟雨春薄暮。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
芸芸物争时,天地有常度。我行睹大河,黄流日东骛。
喟然欲乘桴,莽不见洲渚。张侯但饮酒,无用恨羁旅。
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
大江瓴建山盘错,扁舟旧经行处。激石鸣榔,乘风挂席,别有绿波南浦。
来时细雨。问野馆浓花,者回开否。树老云荒,拜鹃依约见臣甫。
瞿塘西上更远,莫黄牛极目,朝暮如故。聚鹤寻峰,啼猿度峡,消得韶华如许。
天涯倦旅。待著意酬春,锦官城路。画里前尘,放翁曾记取。
卢溪高峡水潺潺,海县经途半在山。养志未嫌求禄远,读书方幸此身闲。
三年大鸟飞鸣地,千里鲲鱼变化间。郡内使君为旧好,到官先得望清颜。
圣人不为目,人目乃圣腹。人目灿如金,圣腹浑如玉。
天物自芸芸,吾以观其复。有者虽并作,无者终守笃。
人生行世间,如车三十辐。有之以为轮,无之以为毂。
为吾有身,大患相亲。及吾无身,何患可邻。身何可罔,宠辱休仗。
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曰夷曰希,强名曰微。三者为一,妙玄乃归。
深不可卜,以归神谷。得此勿盈,敦兮若朴。绝学无忧,弃智寡欲。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众人皆有馀,惟我存故夙。
春台与众登,食毋真吾独。
南荣曝日足娱客,北牖来风亦在予。聊以维摩开丈室,便知陶令爱吾庐。
神龟大蔡昂头际,泽雉名翚矫翼初。戏问庭前双古柏,阅人无算我谁如。
扁舟夜傍乌岩宿,然火上岩寻古祠。老巫辍睡启神户,牵幌请官窥汉仪。
汉家将军利于鹘,征行往往皆良奇。当时光武皇帝圣,举以善驭皆周知。
将军再出定穷粤,忠义耿耿光精垂。不然夷祀已千载,何定至今歌舞之。
高悬铜鼓五兽缺,以手摩拂增深悲。蜈蚣宵行蛛网结,不识款书何岁时。
庭中蕉叶照石面,猛虎出谷灵风吹。泽鱼导从吏扶掖,欲留颇复惧深危。
登临有客动必戒,况此星露景倭迟。独立苍茫问横浦,明日江山劳梦思。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揭衣升石蹬,胜境故引人。倒听木叶下,俯视山花新。
暗涧拂琴筑,苔壁青磷磷。四顾足清旷,不见城市尘。
林鸟鸣涧啾,暮霭起氤氲。还寻处士居,僧舍与之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