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毛间。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笛声方远听,草色正遥看。何处危楼上,斜阳人凭栏。
落日照徐彭,长堤上下乘。黄楼不知处,洪水尚襄陵。
客子能怀警,官亭试一冯。波涛终古险,来往自频仍。
极目长江万顷秋,石尤风起荡渔舟。投竿一叟推篷坐,似为青山半日留。
春日炫高霞,宫园万树花。暮归承宴罢,簪得一枝斜。
閒中思衲友,曳杖辄相寻。兴废关何事,浮沉惜此心。
柏阴遮塔密,雨气入钟深。剔藓碑堪读,茫茫岁月侵。
夜气清无虑,浮凉近水村。竹扶云过坞,山抱月当门。
鱼鸟依泉响,入天浴露痕。数星低望晓,细吐未全吞。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建安风骨,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