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半亩桑麻绕舍青,雨馀晴翠入閒庭。春来多少生生意,分付林扉昼莫扃。
佳辰况复奉清尊,郊外行春骑吹繁。已播和风苏物汇,伫为膏雨洒乾坤。
依微浦树分村落,断续云峰到海门。曾是童年文社地,白头今日更何言。
住本无心去亦轻,江湖深处更逃名。水能回棹如多恨,山不留君空自清。
细草长松收健句,夕阳朝雨对离情。云鸿未隔人间路,应报红颜羽翼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