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主人结屋楚江曲,身披薜荔坐空谷,青天双眼望鸿鹄。
春风一夜开石门,万里蘼芜散新绿。
袅袅亭亭,何处折来,芙蓉一枝。是青溪女士,写生妙手,花光粉腻,游戏为之。
纵使无情,也应有恨,月白风轻欲堕时。堪怜处、傍沙汀芦岸,掩冉丰姿。
多愁多病蛾眉。便画出、伤心寄阿谁。忆红楼倦绣,轻拈小笔,乌丝罢咏,淡抹唇脂。
更费雌黄,枝头点染,添个翩翩蝴蝶儿。吹能起、笑拂蝇成误,老眼迷离。
频除恶草惜佳丛,笑采幽香岁岁同。一自沅江骚佩远,小阑谁倚看光风。
滇之海子三百里,天閟灵奇甲南纪。环海群峰秀而峙,翠削芙蓉影秋水。
渐渐之石上砥平,呼以玉案非虚名。琉璃凝滑夜光冷,拂手可拾天边星。
碧鸡飞来据坤酉,散花金仙揕其首。拱伏朝尊势前后,雾鬓烟鬟斗妍丑。
荆关老死骨已枯,谁能写之为作图。癯然老晔生东吴,烱烱岩电双清矑。
解衣盘礴运天巧,笑舐霜毫眺清晓。目击心存明了了,秋毫远见孤白鸟。
扫素卷碧归高堂,上公宝玩怡清扬。飞台峭壁宛在望,欲援南斗?天浆。
彷佛飙梯几千丈,铁杖鸣敲洞门敞。分我苍崖一幅云,老病醒然致萧爽。
青林白屋晚可依,淋漓满壁恩光飞。松花云津久相待,竟疑坐此渔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