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清朝雅望称高年,台阁文章入浑然。青禁从容亲讲读,素书珍重问林泉。
花明别馆寻幽容,酒熟良朋取次延。寂寞山中旧游处,紫苔芜没种芝田。
至元丁丑冬,分覈东川趍。中台二妙霍与张,适与会遇成同途。
朝行长林夜守更,语话情适忘崎岖。偶然雪岭滑复滑,驿骑凡劣不可驱。
一日凡五坠,五坠之外犹可探骊珠。黄泥满身不足笑,大笑騃仆汝坠汝复来吾扶。
相看大咤复相语,谁遣不守君家株。我时酒热气已张,乃谓此亦何足成嗟吁。
与君更约明年行,共看夔州八阵图。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仙人惜灵宫,一怒俱披靡。
巉然断崖上,遗迹俯清泚。溪声助叱咤,野藓避冠履。
兹事三千年,孰决非与是。摩挲苍玉纹,俛仰求至理。
诗囊书箧出吴中,便是东篱采菊翁。华表柱头相语鹤,秣陵江上独归鸿。
高情有契山头月,雅望无亏铁面风。想见樵山园圃好,遗安妻子鹿门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