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我昔梦刀惭乐土,群今叱驭信贤哉。芝兰旧友三年别,金玉新诗万里来。
石室清风期俗变,锦城珍宴为民开。中和有颂朝廷喜,行看春光拥诏回。
肘挟毡冠插锦貂,肩盘金缕系红绡。前趋客座争携手,俯拜君前小折腰。
往岁从君直禁林,相于道义最情深。有愁并许诗频和,已醉宁辞酒屡斟。
漏下秋宵何杳杳,窗开晴昼自阴阴。当时话别虽匆遽,祇使离忧搅客心。
三江结俦侣,万里不辞遥。恒随鹢首舫,屡逐鸡鸣潮。
幽宫积草自芳菲,黄鸟芳树情相依。争风竞日常闻响,重花叠叶不通飞。
当知此时动妾思,惭使罗袂拂君衣。
江南风月旧繁华,金粉楼台百万家。胜境可怜新雨换,怀人无奈夕阳斜。
绕村萧瑟留归燕,终古栖迟尽暮鸦。毕竟染衣余汁在,赖君青眼发春花。
羁人每恨得书难,比至书来不忍看。已为家贫伤米贵,何堪岁暮惜衣单。
霜枯塞草山俱瘦,雨减汾河水正乾。好挟太行云两片,相随征骑到长安。
匆匆一别几经年,闻有归期喜欲颠。命仆早安归月榻,嘱儿多办买花钱。
酒开新瓮香初冽,菜煮春畦味正鲜。人力岂能成此会,天怜远胜自家怜。
二妙联英标,眷言顾榛莽。良晤谐夙心,玄谈慰幽怆。
江蘼淡新绿,谷莺闻远响。感此离索情,浩荡烟霞想。
夷白抗浮云,临清延素赏。何因继芳躅,一丘同偃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