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喜见薰成百里春,更惭谦诲极谆谆。愿言勉尽精微蕴,风俗期君使再醇。
天启鉴湖清,灵源浸天碧。不为潜龙盘,上翊飞龙续。
花气喷龙香,河光溥龙德。福以龙德钟,寿以龙仁益。
百礼祀龙神,九歌感龙格。龙湖配天长,万叶复千亿。
十载交情义有馀,离群还叹索然居。一番思我须成梦,每度人来定寄书。
此日相从尤款密,他时何处觅迂疏。回来径哭青墩墓,莫向南城问旧庐。
已怯惊潮渡,还忧复岭登。逢人多问数,投宿只寻僧。
野饭农夫怪,山行稚子能。朝来那得尔,前路好飞腾。
见山浑不厌居山,就树诛茅缚半间。对竹忽惊禅影瘦,倚松殊觉老心閒。
束腰懒用三条篾,扣己谁参一字关。幸有埋尘砖子在,待磨成镜照空颜。
秋雨黄华下九天,又随归雁过吴川。荒村有火夜投宿,野渡无人秋放船。
中酒不堪连夜饮,思家无奈五更前。归来却被青山笑,万丈黄尘两鬓烟。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直干凌霜古,清辉似草堂。倚栏苍雪冷,捲㡢翠云凉。
向日秋停盖,和风晚奏簧。期君贞节操,持此到岩廊。
竹枝声苦夕阳红,大舸轻帆趁晚风。满树猿啼江草绿,行人四月过巴东。
越石刍仍负,邹阳书未陈。解骖谁问汝,抱璧不投人。
昏借疏萤耀,寒惊过雁新。莫教龙吼匣,恐犯斗牛频。
春来日日起西风,吹送浮云过海东。花落名园荒草满,燕归华屋故巢空。
陶潜解印閒居久,王粲登楼作赋工。旧日交游多白首,时时相见慰途穷。
日日扫居室,既扫尘复生。性癖颇爱净,去尘心乃清。
居间虽少事,处世岂无营。弱子在襁褓,几时堪使令。
蹉跎叹光景,困守限户庭。非无四方志,边隅未休兵。
遥闻官军出,尽毁徐州城。朱门与碧牖,回首成榛荆。
江淮及闽越,寇盗之所经。人民苟全活,奔走不得宁。
眷兹蓬庐下,栖迟聊慰情。但当勤洒扫,读书饱藜羹。
万事委天运,何必求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