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金陵繁华多少事,都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笔,我独自登上了江城的高处,只见满目萧然,凄清寒凉。

一只飞鸟飞过,身后一缕细烟飘散在江边。几片帆船在风雨中向下游飘去,可是游子的归舟?

晚风吹来,红叶萧萧作响。寒云惨淡,沉沉的压着旧楼。

故国亡去,失去故园的凄凉有谁知道?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一样,自在潇洒呢?

赏析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为排解乡思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并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

  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

  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景,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

  北宋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弱集贫的局面。时任左相的作者,对国势日益衰微,感触必深。“故国凄凉”未必只是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这首诗格调的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宋朝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痼疾,旨在缓和危机的王安石变法,虽部分地达到了“富国”的目的,但“强兵”的效果甚微。元丰四年、五年(1081---1082)同西夏进行两次战争,都惨遭失败。第二次的“永乐之败”,丧师二十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当时王珪在朝身任左相,对国势日益凌夷,感触必深。《金陵怀古》的“故国凄凉”之叹,未必只是一般的发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猜你喜欢
艾蒳香消火未残。便能晴去不多寒。冶游天气却身闲。带雨移花浑懒看,应时插柳日须攀。最堪惆怅是东栏。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剪水工夫入细难,筛尘屑末粲豪端。司寒便合修年谱,凌室何妨践世官。

惠可立时师受记,焦先卧处众争看。只缘一窍丹成熟,四体那拘瘠与胖。

拥节西南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空外游丝转,飘扬似妾心,
别来今几日,仿佛近雕阴。

来时云冉冉,去值雨霏霏。莫怪罗衣湿,荆王梦罢归。

龟以气而寿,龙以仁而灵。蛇以无足行,蚓以无肠鸣。

大哉天地间,百怪不可名。洋洋西津水,念子行西征。

与道如有闻,雁来当寄声。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芸馆修篁静绝尘,渭川那足比封君。清阴密覆林间石,翠色寒摇水底云。

风好知从宫扇动,茶香宜入御瓯分。裴回永昼人沾醉,归踏青青径草薰。

身心顷刻不相离,未得为谁得是谁。饮水入喉分冷暖,从来只有自家知。

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不缘桃李斗颜色,不为琴瑟养肌肤。

霜秋要成万叶子,他日与致丹山雏。野人此意真不诬,凤鸟不至吾已夫。

著书玄尚白,送客鬼揶揄。积水望江海,秋风吹轴轳。

贵人千骑长,紫绶左鱼符。遗爱留南国,欢声接旧吴。

晓霜繁橘柚,过雨熟菰蒲。安得如王子,从君飞只凫。

鹤氅飘飘不可留,驭风随处访丹邱。蓬莱此去无多路,迟尔相将汗漫游。

江云霮䨴未全开,东岭微芒日色来。独犯轻寒踏春晓,殷勤更折雨中梅。

纤手分来点鬓疏。幽香开遍一株株。星星如玉复如珠。

团扇梦回新雨后,绿窗人浴晚凉初。小廊风透碧纱橱。

文园渴疾正如酲,谁念流涎向侧生。

银海光芒宝镜浮,梵宫深郁起琼楼。神光暖护摩尼室,灵树长生聚窟州。

上界苍茫元气合,中流突屼水云浮。冯虚我欲乘风去,直跨金鳌绝顶头。

鸣鼓人皆可,弹琴今复谁。
尽赊王媪酒,休赋大苏诗。
临别无言但损神,孤身游子白头亲。
乡书到处封题便,马上相逢好寄人。
自系牛昌隐,威风震海寰。
待吾谋用日,同共扫完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