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橘柚挂满了美好的果实,但却生长在深山旁侧。
听说您喜好我的甘美,我就暗暗自个修饰起来。
托身珍美光洁的玉盘,经历年月期待主人品尝。
但主人不赏识我的美质,久搁而颜色由青变黄。
倘若要人们深入了解我,还得凭借您作介绍啊。
柚:或作“櫾(yòu)”,果名,橙类。
君:指某位享用者。好(hào):喜爱。
窃:私下,私自。雕饰:雕琢文饰。
委身:托身。“委身玉盘”,比喻投入仕途。
历年:经历年岁。冀:希望。
芳菲:芳香,香气。不相投:言不合意。
傥(tǎng):同“倘”,假使,如果。欲我知:想了解我的意思。这是“欲知我”的倒装。
羽翼:指辅佐的人或力量。
这是一首比兴体的作品,诗人借橘柚为比,来写自己的遭际和心愿。咏橘见志,屈原早年就写有《橘颂》,其开头几句写道:“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意思是说,天地孕育的美好的橘树,它只适应南方的水土,它把根深深扎入南国的土地,再也不愿意迁徙。这显然是借以表现自己的独立不阿、洁身自好的品格。这首“古诗”的写法当受到屈原的启发,但用意却不同。
此诗开头写道:“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前句着一“垂”字,见出佳果累累,后句以一“乃”字转折,见出所生非地、难为人知的遗憾。可见此橘并不“壹志”于“不迁”,而是觉得自己具备这样的美质,就要见食、见用。这是比喻自己本是怀才而隐居的人。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这里用第一人称。这表现了橘为人知时的欣喜、投其所好的心计。一旦听说就如此这般,也见出它的急不可待。由不为人知到为人知,这是橘的命运的一大转折。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果然得以进献于某公了,托身于珍美光洁的玉盘中,更觉得殊荣莫比,这句顺承前句,有一种如愿以偿的快意。下句略作顿挫,说经历年月期待主人品尝,这既见它心情的迫切、专注,又微露主人的倦怠、冷淡,似有不祥的预兆。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到底愿望还是落空了,主人不赏识它的美质。“芳菲”,是香气,“青黄”,是美色,也就是《橘颂》所云“纷媪宜修”“青黄杂糅”。一个“忽”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似为人知、终究还不见用,这又是一大转折,也是它命运挣扎中的失败。这两句以橘柚具芳香而不能中人之意,比喻自己虽怀才而不见用,年华空掷。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这两句是在“青黄忽改色”时还希望主人见食,主人见食它才能广为人知,若否,那就没有指望了.这是它忍着满腔的痛愤向主人恳求,见出心中的委屈、痛苦。这是希望在位者推荐的意思。此时它还没有完全绝望,用语也显得较委婉,可谓哀切。
此诗通篇将橘人格化,除头两句外,都用第一人称,让橘自我表白,它的希冀,它的用心,它的颀喜,它的怨望,表现得很是真切。《橘颂》的橘还是居于客体位置,此处已为主体,就便于曲曲传出它的内心了。此诗仅十句,组织得法,两个波折,显示了命运的挣扎情状,也易动人观感。其作者的志趣与屈原相较,自有高尚鄙俗之分,却也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常情常态。吏治的腐败,察举的荒谬,士人为求进身,只得投靠当权者。攀附请托,因人成事,是汉末吏治一大特征,所以有这种诗的出现,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呼喊。
这是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作品,当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所作:作者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位显贵,委身于这位显贵的门下,期待引荐,但久不见动静,因而不免焦灼、怨望,作此诗投献,以期动其恻隐之心。东汉的统治者尊重处士只是表面,实际上并不能让有才能的人真正得到施展的机会。
瑞雪峨峨照金罍,主人置酒临高台。座中有客操绿绮,使我徒御皆心哀。
寒风萧飒空堂里,一曲未终栖鸦起。忽疑空山雷雨过,倒挂飞流声齿齿。
又如班马之群鸣,千骑万骑行复止。山人本自雍门客,长裾耻向王侯宅。
结友偏多侠少场,贫来独有丹青癖。醉时携得虎头笔,满壁云烟峰削戌。
生绡高卷洞庭云,彩毫孤映蓬莱日。丝桐笔墨各有神,琴理真从图绘出。
水仙海上雾濛濛,《广陵》绝调随春风。弦际何由识今古,胸无丘壑难为工。
伊余自叹婴尘鞅,五岳空怀何日往。烦君为鼓一再行,能令宗炳群山响。
赵郎善手写金徽,更为变徵泪沾衣。明月疏钟两摇落,满地清霜鸿雁飞。
绿阴回首代红英,客舍流光只可惊。病起偶宽书簿债,独将尊酒向谁倾。
香粳初熟。堆碧浪黄云,苓箵断续。八戟横霜,截取脂膏似玉。
五湖鲑菜关心甚,最难忘、渔灯茅屋。蓼垂沙岸,烟生芦渚,啮残新谷。
被酒愁肠还自触。想茱萸高会,葛巾堪漉。白破双鳌,狂叫老饕惟仆。
结网牵船曾有约,待回去、溪坳小筑。莼鲈共汝,吴江枫冷,洞庭橘绿。
梁王修竹不可识,千秋草合平台迹。平台主人墨君友,扫出檀栾一千尺。
醉沈淋漓幅素看,枝枝茜翠若可餐。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
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良足拟。
主人种竹旧成林,千里提封自作阴。蟠根出地成龙骨,劲节凌霄引凤吟。
高堂日远悲风木,手泽凄凉馀半幅。他日尚书阁上图,应写平台万竿绿。
元气氤氲,玄风缅邈。垂衣钻燧,修文反朴。异代殊时,袭礼沿乐。
损益虽著,罔弗于学。体斯将圣,实表宗师。三千仰德,五百应期。
除丘黜素,定礼删诗。作训垂范,斯文在兹。有梁不造,群胡蹈轶。
圣教沦胥,微言殄瘁。大陈光启,搜扬遗逸。儒雅成林,诗书闲出。
我星纂历,负扆握图。文同四表,教渐八区。韬戈偃革,抑末崇儒。
矩步接武,缝掖相趋。元良继体,作睿惟则。明乃离照,泽符震德。
审谕宁陈,圭璋靡忒。聿修三善,以贞万国。展兹鸾驾,敬业兽门。
尚仁降礼,齿胄纡尊。式陈俎豆,夤荐蘋蘩。иね成列,丝竹相喧。
奠飨斯洽,克谐嘉宴。酒溢金罍,肴分玉馔。肃肃冠冕,诜诜巾卷。
咸资楙德,是称俊选。时惟岁聿,律变灰迁。鸿门寒重,璧水冰坚。
风移瑞气,日藻非烟。空知庆跃,何答陶甄。
故人松竹问初盟,流水行云笑此生。解语老猿曾识面,试飞雏鹤未知名。
银笺剩有牢愁句,玉笛偏多感旧声。振翮凌风吾已倦,漫劳九万说鹏程。
欲问灵威洞,烟波隔几重。偶迟孤棹去,先与老僧逢。
雨后朱樱熟,山中绿树浓。明朝寺楼宿,同听一声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