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经纶栖凤阁,五年提笔直鳌宫。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不竞牛甘令买患,
免遭狐假妄凭威。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飞腾无那高詹事,犇轶难甘杜拾遗。
释梵不为宁顾计,公侯有命郤随宜。
且留陈迹来韩愈,不用逢人说项斯。
富贵风声真两得,穷人从此不因诗。
棋局茅亭幽涧滨,竹寒江静远无人。村梅尚敛风前笑,
沙草初偷雪后春。鹏鷃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谁谓陈三远,髯张下笔亲。夫何此意合,恐有宿生因。

我岂慵开眼,年来寡见人。更烦彫好句,割取楚江春。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

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八千馀岁,伴庄椿寿。

霞岭新刊处,由来古洞天。仙人炼金液,蜕此百馀年。

其事竟莫述,丹书空秘玄。忽有飞霞子,诛茅卧紫烟。

虚府澄物滓,灵根归自然。苍龙守神室,白虎伏阶前。

游心碧海外,高咏阆风巅。孤流振往派,绝理悟真诠。

余读相如赋,飘飘窃慕焉。欲跨青牛去,思餐金屑泉。

至道岂虚想,铭心非薄缘。瑶池应有会,琼笈愿相传。

子来别我时,送子到巷口。约去百步地,出巷更引首。

乃与二三子,回所舍依依。故人情可见,何用送行诗。

宴坐心恒适,幽居兴可嘉。静鸣天鼓漱云芽。吐纳绵绵,随分保生涯。但解安时运,奚忧换物华。三山琼路信非赊。未去权依,积翠与明霞。

轻明双翼晓风前,一曲哀筝续断弦。移向别枝谁画得,只留残响客愁边。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坤乾情睦。十二周天明二陆。八卦循环。驱率阴阳造化间。时当交泰。昧爽氤氲神气会。体炼纯阳。轻健冰姿散异香。

钱塘堤水绕苏家,残雪霏霏点客茶。最是少年寻乐处,小桥深巷柳丝斜。

葵丘千里独为岗,齐侯之师强为王。
利武智囊何俯臣,德绥诸侯霸图方。
相如贫立壁,渊明老经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与之俦。
我生造休间,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儿家不合西厢住,倚尽垂杨。看尽斜阳。彻夜秋垂引梦长。

垂前何事凄清久,蝶转回廊。人数回肠。各有心情不自防。

宝刀削葵马守户,当今烈士贱如土。举头不识赵王孙,空向陈编吊婴杵。

王孙二十逢乱离,才高胆盛无人知。江东顾荣目如电,一豹贱却千羊皮。

玳簪珠履正杂沓,王孙落落无他奇。邛崃坂上高车覆,御史门前乌夜哭。

三千上客散如星,义故儿郎抱头伏。可怜端正骑羊子,鞭笞蹴蹋奚官里。

白楸三寸无人收,骨肉苍黄窜荆杞。王孙此时气拂云,赤手真入磨牙群。

陈容甘共藏洪死,习脂不畏曹瞒嗔。精诚贯日智略凑,抱还孤儿如有神。

潜藏抚护麟种存,丁宁莫遣家人闻。沉吟此事廿寒暑,中郎坟土蒿如柱。

王孙落魄尚关河,失路骅骝老无主。昔年遇君清淮流,今春遇君燕市头。

苦言奔驰不称意,一官束体如赘旒。苏台何意仍相值,短鬓尊前泪双滴。

瓠瓜在地根在天,黄杨一闰一回厄。吁嗟万事如惊波,翻云覆雨何其多!

褚渊封侯袁粲死,如君岂得辞轗轲?萧萧凉雨胥江暮,题诗别有伤神处。

江头不见酒家佣,瀚海羝羊何日乳?

夕云起山泽,广陌郁幽沈。
北风吹雨雪,寂树无欢禽。
天涯莽寥落,行子断归心。
却往盛年迈,潜来愁思侵。
高楼厉清角,亏景蔽苍岑。
轻举积渊抱,揭怀伸素襟。
寒冬芳意歇,炉焰澄香阴。
还忆故园夜,携酒仍抱琴。
丹鹤结青士,玄鹿侍苍官。寿仙堂下,应伴凫舃戏莱斑。麟记当年绣绂,燕剪今朝彩胜,淑气逐椒盘。孕毓阳和粹,独占一春先。平淮了,勋业盛,傲东山。中原犹待经略,趣诏凤池还。更数尧阶五荚,又上华封三祝,千载圣须贤。即拜玉枝赐,长冠紫宸班。

石壁西边古涧东,绿陂浓荫隐香风。孤根寄去一丘外,素蕊开时六月中。

嘒嘒晚蝉山寂寞,泠泠疏磬月朦胧。閒心此际分明极,玉质幽香迥不同。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