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儿轻生命如线,赤脚翻身踏江练。南人惯看心不惊,北客平生眼希见。
海上潮来雪不如,中郎诗成锦初烂。句法岂但窥澄江,壮士何从挽天汉。
飞流溅沫不足论,万壑千岩此为冠。解言越峤翠摩空,岁与浪花争隐见。
我亦苍颜阅九州,始问江神得奇玩。六年东望西兴云,岁月崩奔一飞箭。
拟将匹练作江图,归与故人誇伟观。倘从江海识波涛,分逐秋篷共流转。
试令海若语冯夷,惭色自应须满面。谁当更草海潮篇,词采风流付王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梧桐花落飞香雪。卷帘一片玲珑月。人月两婵娟。倚阑凭玉肩。
小鬟春睡倦。裙上苔花茜。私语好谁闻。垣娥应羡人。
悬车束马路徘徊,倒峡崩崖吼万雷。底事奔波冲险去,何如抖擞出尘来。
篱边秋老千花片,溪上烟寒一酒杯。抱瓮真同灌畦叟,更无机事可相猜。
别日故已久,愿言今则多。寒温一劳苦,身世两蹉跎。
在己须当勉,其馀莫问他。昔贤虽已矣,吾辈合如何。
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
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
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
过去即如然,现在还同一。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
天险豫疆尽,魂消楚塞绝。雄关闭鸟道,守不用寸铁。
崖悬压云沈,树蟠嵌壁裂。日惨未蒙云,天黄正酿雪。
不雪游子便,有雪老农悦。石齿结冰澌,马足瘏欲折。
荒坂野烧余,青烟乱起灭。使我手足僵,就之生炎热。
回首扬州剧可怜,萧条又是九秋天。琼花有恨又残月,衰柳无情带晚烟。
乱世易增孤客感,穷途翻得好诗篇。家书寄到频惆怅,怕劝归人早着鞭。
山雨松风拂翠微,小桥流水掩柴扉。问君高世谁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边山莽无极,其来若长虹。中间万堆阜,起落相雌雄。
当其谽谺处,居人以为宫。筑基无定向,随势为横纵。
旭日朝在梁,暮日还穿栊。乃知东家西,不是西家东。
东西本强名,拘墟诮章逢。人生处大地,下上缘蚁封。
朔方千人帐,南海万斛艟。其人更相笑,等为缀窠蜂。
宁知九州外,积水浮空濛。吾居小西沟,众水走其麓。
一雨浩无涯,往往没马腹。厥土埴而疏,滑汰苦硗埆。
边居出无车,有亦当折轴。借屋祇二间,置我并两仆。
瓦脊动鳞甲,墙罅下雷瀑。屋如渔舟小,水气浸衣绿。
斜风卷地来,恍将荡回洑。飘然江湖心,一叶稳百斛。
晓起白濛濛,方知抱云宿。此时山头望,见云不见屋。
春江欲入户,快取坡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