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姬描像寄远二首

山为眉黛水为裙,十二峰头一片云。
寄与罗帏孤凤影,欲教无地不随君。
(1509—1574)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淳父。黄省曾子。少有文名,学书于祝允明,传其笔法。中年以避倭寇徙家南京。晚年还乡,诗名益盛。有《贫士传》、《白下集》、《高素斋集》等。
  猜你喜欢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根有至药,琥珀与茯苓。
琥珀未易致,茯苓选宜精。
制与鞠尘细,色如截肪并。
一一伴朝粥,地黄安可京。
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
习老蒙翁两达尊,借他僧偈说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怆,细读古碑端宪文。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
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去岁望云心,东归车马疾。君今向故园,非复倚门日。

拣尽南枝与北枝,风吹霜竹叶还稀。
旁人忧喜非吾事,且自梳翎向落晖。
三天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赤脚行。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箓上已标名。
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
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
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
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
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
忆行西湖岸,亦复多嵚崯。
颇恨人力胜,刻画时见侵。
谁知丑石面,乃亦变孔壬。
何如榛莽间,屹立长森森。
天然抱幽独,妙质逢赏音。
支筇到绝顶,孤亭指遥岑。
樊川有留咏,兀坐一长吟。

石子冈边路,崎岖绕碧湾。树高秋寺静,僧老雨窗闲。

身世都如梦,齐梁只剩山。云烟霭苍翠,积久是禅关。

屋角隐晴月,雨叶含金光。空堂虚无人,蟋蟀鸣长廊。

露草委砌乱,竹风虚檐凉。秋色已不浅,菊英犹未芳。

美人惜时景,深夜徒慨慷。搔首久延伫,薄寒生衣裳。

深意不可道,谁能慰中肠。安得骑黄鹄,相携游巫阳。

诸刘兄弟贤,一一无可选。
竹林锐头郎,风味吾小阮。
平生天机深,善闭得内楗。
迩来卿何曹,不辨折腰本。
稍传诗语东,朝日照兰畹。
伊余战纷华,心旆凡几偃。
划逢君家语,隽永初一脔。
识遗饱新得,友胜悟夙捐。
缅怀歌商凋,萧瑟松磵远。
阴阴芜菁花,碧蝶相与晚。
是中着高士,物意自偃蹇。
向来白衣宰,云壑论补衮。
优游济艰难,如以禹代鲧。
刘郎秀眉宇,秋隼立高巘。
端能谢师匠,万卷自鉏垦。
时须阅世谛,一及城门键。
功名头上簪,日月风中幰。
何时会吴下,春动长洲苑。

僻境犹深入,长吟得久淹。微行枫叶坠,断壁石形尖。

羽退秋穿牖,鬣疏松出檐。昔人耕凿地,桑竹朽株添。

采薇作庭实,纫兰作筐篚。持以荐王公,谓可蘋藻比。

王公龋齿谢,王门何用此。问客姓与名,或是孤竹子。

有美枇杷子,三珍共一时。朱樱梁苑早,卢橘蜀都迟。

载酒宁辞病,窥园似好奇。酬君要佳句,从古未题诗。

万水千山霁色新,临风一苇捷於神。
羊裘滩下休停棹,闻说狂奴解笑人。

不到奇穷总不奇,田园鬻尽忍长饥。家贫幸免官催税,事少惟来友索诗。

日出尚眠宵坐久,客来待借午炊迟。穷途莫道生涯尽,尽有文章作酒赀。

几欲把愁推去。却被双眉锁住。细软语情郎,何事千情万绪。

无味。无味。牵惹柔肠如许。

细民竞锥末,志士惴人后。扰扰非一途,其欲两靡究。

摆脱利名间,清气塞宇宙。一笑春凫飞,何如野鹤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